《7號法案》惹爭議 卑詩保守黨批省新民主黨宛如特朗普政府
(左起:庫納、羅仕德、陳瀚生、莫坤明。)
【星島記者陳儀芬報道】卑詩省新民主黨政府提出《經濟穩定(關稅應對)法案》,希望用行政手段直接因應美國特朗普政府的關稅。省保守黨批評此法案讓政府擁有龐大權力,罔顧民主機制,宛如特朗普的威權主義。
省保守黨黨領羅仕德(John Rustad)率領保守黨省議員-列治文中選區的陳瀚生(Hon Chan)、列治文-Queensborough選區的庫納(Steve Kooner)、楓樹嶺東選區(Maple Ridge East)的莫坤明(Lawrence Mok)與亞裔社區商界領袖和媒體座談,說明《經濟穩定(關稅應對)法案》(又稱7號法案, Bill 7)的糟糕之處。
爭議的7號法案
羅仕德抨擊新民主黨政府是藉著關稅之名行擴權之實。「在民主社會,修改法律必須經由投票,任何政府都不可例外。
律師出身、目前擔任省保守黨司法評論員的庫納也強調,此法案潛在巨大風險,踐踏了民主機制。
陳瀚生也說,如果省政府想做甚麼就做甚麼,那省議會的功能在哪裡?民選議員如何代表選民發聲?
省保守黨已經發起請願活動,
請願書中將《7號法案》稱為「卑詩省歷史上最不民主、最奪權的法案」,並警告稱,該法案將「賦予省長尹大衛及其內閣前所未有的權力,可以推翻省級法律、法規,甚至個人隱私權」。
根據省府說明《7號法案》的宗旨,是要為內閣提供一系列有效的有定向工具,以反擊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法案將賦予內閣臨時權力,並可延至2027年才自動失效。
在與華裔媒體的見面會上,羅仕德並再度提到華裔選民關注的毒品、支援性房屋和醫療資源不足的問題,批評
美國翻臉了 是否該與中國保持好關係?
省長尹大衛稍早在批評美國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時,提到渥太華對中國開徵電動車100%關稅,導致中國的關稅報復,令加拿大雙面受擊,希望渥太華重新思考全球經貿戰略。
當記者詢問此議題時,羅仕德也呼應了類似的觀點,他雖未直接言明渥太華對中國開徵關稅是錯誤的政策,但他說「美國是我們第一大貿易夥伴,中國是第二大,若失去了這兩大市場,那我們該如何維持經貿活力?我們需要和所有的國家地區都建立良好的經貿關係。」
他說,卑詩省的農漁產品和酒類產品一向是中國市場追捧的,如今面對額外關稅,對農漁民和商家造成巨大傷害。
為報復加拿大對中國電動車開徵100%關稅,中國本月稍早啟動對加拿大的農漁產品徵收25%或100%不等的關稅。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