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调试信息 - getPostsByCategory:
当前 cat_name: 焦點
传入的 cat_slugs: %e7%84%a6%e9%bb%9e
当前页码: 1
is_lifetime: false
时间条件: 其他欄目 Default - 2023年1月1日后
查询结果:
找到文章数: 7708
最大页数: 771
当前返回文章ID数: 10
文章IDs: 7298696, 7298677, 7298632, 7298616, 7298604, 7298535, 7298519, 7297741, 7297322, 7297953
第1页第一篇文章日期: 2025-10-11
第1页最后一篇文章日期: 2025-10-10

加國投資公司遷至美國一事 保守黨稱卡尼「對加拿大人撒了謊」

【星島綜合報道】聯邦保守黨議員周三(26日)攻擊自由黨黨領候選人卡尼(Mark Carney),指他對決定將前公司總部從多倫多遷至紐約一事撒謊,而卡尼的競選團隊則認為,保守黨的攻擊證明他們害怕他。

綜合加通社與《星報》報道,卡尼在今年1月份加入聯邦自由黨黨領競選之前,一直任布魯克菲爾德資產管理公司(Brookfield Asset Management Inc.,BAM)董事長。

該金融公司目前已將總部從多倫多遷至紐約,搬遷決定是在他離開公司之前宣布的,但直到他離開之後才最終完成。

BAM是一家全球投資公司,為跨國企業布魯克菲爾德集團(Brookfield corporation)下屬企業,管理著超過1兆美元的資產。卡尼在辭去英倫銀行行長(Bank of England)職務後,於2020年加入該公司董事會。

布魯克菲爾德集團在世界各地擁有房產、企業和基礎設施,擁有超過25萬名員工。

保守黨說了什麼?

聯邦保守黨國會議員Michael Barrett周三上午召開新聞發布會,指責卡尼在參與公司將總部從多倫多遷至紐約決策一事上,「對加拿大人撒了謊」。

事實上,BAM在去年10月底告訴投資者,董事會「一致認定該安排(搬遷)符合BAM的最佳利益」。而當時特朗普正在競選美國總統,並呼籲外國企業到美國發展。

去年12月,該公司再次告知股東,董事會「一致建議股東在1月的投票中投票贊成」總部搬遷和其他公司重組變革。

這些變更在1月27日的股東視訊會議上得到正式批准。

巴雷特表示,這封信足以證明,卡尼將一家加拿大公司遷至紐約是為了獲取更大利益。

卡尼說了什麼?

卡尼在周二晚上的聯邦自由黨黨領辯論之後,被問及BAM遷美舉動時說,他已於1月15日辭去BAM董事會職務,而遷美決定是在此之後獲得批准的。

他說:「董事會是在我不再擔任董事會成員後做出正式決定的。」

卡尼競選團隊周三發表聲明,指責保守黨歪曲事實。

競選團隊表示:「博勵治(Pierre Poilievre)害怕與卡尼競爭,他不顧一切地歪曲卡尼在商業方面的豐富經驗,因為他根本沒有任何經濟方面的經驗。」

那麼搬遷究竟發生於何時?

BAM是在去年10月31日發布的新聞稿中宣布總部遷移計劃的,當時卡尼仍在董事會任職。

在11月4日致股東的一封信中,該公司的高層表示,公司「已將總部遷至紐約——那裡已經是我們最大的辦事處了」,當時卡尼仍擔任BAM董事會主席。

據稱,此舉是該公司對其結構進行一系列更廣泛變革的一部分,這些變革旨在使其對大型機構投資者更具吸引力。

卡尼卸任後,股東們於今年1月底投票批准了該決定。

卡尼是否支持此舉?

在Barrett提交給媒體的信函,卡尼支持1月投票通過的改革,儘管其主要關注的是新的份額安排。

《星報》多次詢問卡尼競選團隊,他是否支持將總部遷至紐約,但沒有收到回應。《星報》還詢問,這項措施是否會導致加拿大的就業機會流失?截止周三下午發稿,仍未收到BAM關於就業問題的回應。

但當該公司宣布這項舉措時,曾表示這項變更「不會導致營運發生任何變化」。

「所報告的變化是技術性的,關於就業,布魯克菲爾德已明確表示加拿大業務未受到影響。」

據稱,BAM母公司的總部仍設在多倫多,該公司並表示,其子公司基本上是紙上搬遷。

圖:加通社

V6

---------------------------------------------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
點擊以下6大平台 接收加拿大新聞及生活資訊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聯邦財政預算案】卡尼:將包括自動報稅和永久性學校食品計劃

尹大衛敦請卡尼「往西看」:加拿大需要卑詩共創繁榮

卑詩女子發布「約會申請」引發轟動 萊溫斯基也來留言

【救生艇/專訪】港通盟發起網上聯署望收兩萬簽名 籲移民部正視人道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