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调试信息 - getPostsByCategory:
当前 cat_name: 焦点
传入的 cat_slugs: %e7%84%a6%e9%bb%9e
当前页码: 1
is_lifetime: false
时间条件: 其他栏目 Default - 2023年1月1日后
查询结果:
找到文章数: 8196
最大页数: 820
当前返回文章ID数: 10
文章IDs: 7335128, 7335100, 7335087, 7335000, 7335047, 7335018, 7334993, 7335001, 7334953, 7334987
第1页第一篇文章日期: 2025-11-18
第1页最后一篇文章日期: 2025-11-18

【毒品政策大辩论】区泽光:防毒教育松懈 毒品流入校园问题恶化

【毒品政策大辩论】有一种心态,叫做 “凉薄”;有一种行为,叫做 “第二次伤害”。当一个家庭因 14 岁女儿被毒品夺去生命而悲痛欲绝,社会本应寄予同情与反思,然而,有人反而指责父母管教不力,甚至以“一面之词”轻率否定他们的经历,这无疑是 “凉薄加第二次伤害”。

如果家长的控诉被视为“不足信的一面之词”,那么这些冷眼旁观的“街外人”,又有何凭据去指责父母?当社会应该检讨毒品为何如此轻易流入校园、政府的戒毒政策为何无法挽救一条年轻生命时,反而把责任推给受害者的家人,这才是最大的荒谬。

学校毒品问题:过去的努力与现今的松懈

作为曾任列治文学委的我,对校园毒品问题当然有一定的发言权,当我在位期间(1999 至 2011),列治文所有五年级学生都必须参加皇家骑警主办的 Drug Addiction Resistance Education (DARE) 课程,这项计画有效提升学生对毒品的警觉。此外,我们在每间学校设置驻校联络警官,防止不法分子渗透校园,一旦发现学生染毒,学校也会严肃处理。正是这些措施,使列治文的校园毒品问题得以受控。

然而,近年来,在某些学委的推动下,这些防毒措施被悄悄削弱。DARE 课程 不再是必修的,许多家长对此毫不知情;部分学委甚至主张取消驻校联络警官计画,虽然尚未实施,但其方向已经令人担忧。而与此同时,学校却优先设置纳络酮(Naloxone)急救药包,这样的政策方向,不过是消极地接受毒品问题的扩散,而不是从根源上杜绝问题。

迷惑年轻人的错误论述

更令人忧虑的是,某些人刻意使用模糊或误导性的词汇,例如 “安全用毒”、“消闲性吸毒”,这类说法无异于为毒品开脱,让年轻人放松警惕,最终误入歧途。当社会不再强调 “远离毒品”,反而转而教导 “如何安全使用毒品”,这样的错误讯息,只会加速更多年轻人被毒品荼毒。

失败的毒品政策

今日毒品问题的恶化,根本原因在于预防教育不足、执法不力、治疗资源匮乏,还有联邦及省政府的错误毒品政策,包括四柱方案中唯“减少伤害”-柱独大,甚至推动毒品非刑事化及免费派发所谓安全毒品。

如果 “减少伤害”(harm reduction) 及 “合法派毒”(safe supply) 是有效政策,我们今日便不会见到毒品泛滥的恶果,青少年吸毒死亡案件也不会层出不穷。事实证明,这些政策非但无法解决问题,反而让毒品更容易流通,让年轻人更容易接触致命的危险品。

坚持反对错误政策  推动防毒教育

自 2017 年联邦政府推动大麻合法化以来,我一直努力反对错误的毒品政策,特别是争取 加强学校的预防教育。去年,我和防止滥毒关注组收集了一万个市民和家长签名,要求省政府将防毒教育列为必修课,但教育厅却敷衍应对,然而教育厅的高级官员𠄘认对于每个校区怎样推行防毒教育其实是不大清楚。

在去年省选期间,我再次向各政党提出这项诉求,如今新民主党继续执政,我不会放弃这场抗争。

我们的孩子应该被教育远离毒品,而不是被洗脑接受 “如何安全用毒” 的错误观念。这场悲剧,应该促使社会深刻反思,而不是让受害者的家人承受二次伤害。我们需要的,是一个 真正负责任的毒品政策,而不是一条让年轻世代持续堕入深渊的错误道路。

撰文:区泽光

图片:Pixels

区泽光:心理及家庭治疗师、曾任列治文教育委员12年,2011出任列治文市议员至今。

---------------------------------------------

延伸阅读:

【毒品政策大辩论】缪美诗:要和政府三种很有毒的方向说不

【毒品政策大辩论】14岁女孩吸毒致死 ...... 黄秋生、姚永安、赖彦宏 他们说了什么?

【毒品政策大辩论】14岁华裔少女吸毒过量致死 网络激烈回响 究竟谁之过?

14岁华裔少女吸毒致死 父母痛问政府:为何不能强制戒毒?


T05

---------------------------------------------

>>>星岛网WhatsApp爆料热线(416)6775679,爆料一经录用,薄酬致意。

>>>立即浏览【移民百答】栏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华侨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买、交通、报税、银行、福利、生育、教育。
点击以下6大平台 接收加拿大新闻及生活资讯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安省拟立法:醉驾致命或需向死亡子女支付长期抚养费

多市豪宅项目近全数买卖协议遭法庭撤销 买家仍望购买

【星岛专访短片】林一峰在多伦多:单亲爸爸的漂泊与坚持

【星岛报道】港男淘宝订万锦酒店遭“重复”收房费$1222 最终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