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詩團體無牌營運安全注射屋 創辦者:既救命又慳錢
【星島綜合報道】卑詩省有團體在未獲政府批准的情況下,在街上架設帳蓬開設臨時性的預防過量使用場所(安全注射屋),為毒品使用者提供協助,並藉此催促省府兌現於更多醫院設立安全使用毒品設施的承諾。
一個名為「支持更安全毒品政策醫生」(Doctors for Safer Drug Policy)的獨立團體,由醫生和有認知及處理過量使用毒品者經驗的義工組成。他們昨(18日)在卑詩省維多利亞的皇家銀禧醫院(Royal Jubilee Hospital)附近,設立了未經當局許可的預防過量使用毒品場所,一連兩天營運。
卑詩省前首席法醫官拉波因特(Lisa Lapointe)是該團體成員之一。她表示:「我們現在每月每周每天,仍有五、六人因此喪命,我會全力支持任何可以做的事,以減低傷害和死亡,包括設立這個臨時的預防過量使用站點。」
她說:「如果我們在今天能拯救到一條生命,那就真的太好了。」
聯邦法例規定 營運者須獲特准
根據聯邦政府的公告,法例規定任何人如果要在加拿大境內營運「具醫療用途的受監管毒品使用場所,必須先取得《受管制藥品與物質法》第56.1節中所定的豁免權」。申請者必須符合特定要求,包括在社區內進行諮詢,並提供證據證明此類場所在當區有一定需求。
根據省府提供的資料,卑詩省約有50間獲許可的預防過量使用場所。
相關新聞:14歲華裔少女吸毒致死 父母痛問政府:為何不能強制戒毒?
早在去年11月,該團體曾於維多利亞和那乃磨(Nanaimo)的醫院外,自設預防過量使用站,遭到保安員驅趕,於是搬到醫院範圍外。
及至上月,他們移師到Courtenay的科莫克斯谷醫院(Comox Valley Hospital)附近設立同類場所。
該團體的創辦人赫里奧特(Ryan Herriot)醫生表示,預防過量使用場所可減少不合規的針筒和吸管被應用,並提高護士於職場工作的安全,因此有其必要性。
用毒過量送ER 每次耗費逾千元
拉波因特表示,一些毒品使用者入院的原因與毒品無關,重要的是讓他們能夠在院內取用這些物品,那麼他們就不會選擇離院而中止療程。
她說:「我們見過未有完成療程的人的下場,那就是我們在街上看到的一些病人,我們希望病人能夠安心留院接受治療。這就能夠拯救生命。」
赫里奧特指出,溫哥華一間醫院自2018年以來就設有類似場所,運作得很有效。這不但能拯救生命,更可節省金錢。
他說:「每到急症室就診一次至少要花費1,000元公帑,如果能夠減少這些人再次入院,實際上可以讓醫療體系運作得更好,對所有人都有好處。」
省衛生廳長奧祖宜(Josie Osborne)周二表示,政府在希望毒品使用者安全的同時,也要顧及醫院人員的安全。衛生廳正在為預防過量使用場所制定「最低服務標準」,以確保服務質素。
奧祖宜稱將以增加治療床位和減少死亡人數為目標,針對使用毒品過量的問題進行改革。
博勵治:毒品使用場所是「毒窟」
溫島衛生局(Island Health)暫未就此事發表回應。該局轄下管理維多利亞一間獲政府許可的預防過量使用場所,內設注射站外,還有號稱北美首個同級規模的密封式吸食設施,讓使用者能以不同方式使用毒品。
維多利亞一間獲許可的安全注射站附設吸食毒品設施
部分政界中人對這類場所的態度顯然有保留,卑詩保守黨黨領羅仕德(John Rustad)在省選期間曾主張關閉省內的安全注射屋,並以癖癮治療所取之代之。他說:「這些吸食場所不是安全的,這些注射場所也不是。」
聯邦保守黨黨領(Pierre Poilievre)去年在滿地可參觀一個受監管的毒品使用場所時,把這類場所稱為「毒窟」(drug den)。他表示如果由保守黨執政,將不會提供資助,並會關閉這些設施。
他說:「激進的官僚沒有權利隨意在任何地方開設這些毒窟。」
相關新聞:震撼性文件外洩 卑詩「安全藥物」被挪用牟利60多家藥房涉事
圖:Doctors for Safer Drug Policy、溫島衛生局
V20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