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分析華裔新移民4特徵 高學歷低就業低收入高自置物業率

【星島綜合報道】有學者以人口統計數據來研究加拿大新移民多元性,發現各族裔社區內部,其宗教、財富、經濟能力、就業狀況、教育程度和分布地區等,存在着複雜的多元性,因此不能一概而論地將某些社會問題歸咎於新移民,政府在制訂政策時亦應作出更細緻的分析。
一個名為「超級多元性」(Superdiversity)的研究項目,推出了一個新網站,依多倫多、溫哥華、滿地可、卡加利、愛民頓和渥太華六大都會區,分析移民帶來的種種變化,並將移民與人口普查資料整合成互動式圖表,以展示社會經濟指標在不同族群、新移民世代與社區間的面貌和變化。
研究發現,在2016至2021年間移居加拿大的華裔新移民中,有大約6成達大學或以上教育程度,相對而言,在來自菲律賓的移民中則只有約4成。然而,與菲裔移民相比,華裔在就業市場參與率較低,低收入人口的比例則較高,而菲裔的自置房屋佔比卻遠遠落後於華裔。
該研究項目創辦人之一兼卑詩大學(UBC)榮休教授希伯特(Daniel Hiebert)表示:「這不禁讓人心生疑問,你會開始思考:「為何會這樣的呢?」
歐美移民由佔9成跌至1成多
自從聯邦政府於1960年代一改偏重從英國、歐洲大陸和美國收取移民的政策後,加拿大的人口變得越來越多元化,來自以上西方國家的新移民比率,從近90%降至僅 15%。現在的新移民,變成了以來自印度、中國和菲律賓為主。

2023年經濟類別移民來源地分布圖,印度成為大戶
數據顯示,全國每年接收新永久居民的人數,由1980年的不足15萬人,增加至2023 年的逾45萬人;而臨時居民(包括庇護申請者、國際學生和不同類型的工作簽證持有者),更在短短幾年間,從不到20萬激增至160多萬。
現在,全國人口中約有四分一人是在國外出生,而新移民的主要宗教背景,已從基督教急速變為印度教、錫克教和伊斯蘭教。希伯特指,在大多倫多,有超過6,000種族裔與宗教的組合,其中單是伊斯蘭教信徒就包含了100多個族群。
該研究項目另一創辦人維托維克(Steven Vertovec)表示:「如果我們能協助人們清楚瞭解箇中的複雜性,就能看穿這些以民粹主義和簡單化方式來談論移民和族裔議題的做法。事實上,情況來得複雜得多。這不僅是這群人來搶走了我們的工作這麼簡單,也並非盡如威脅論所描述的情況那樣。」
V20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