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调试信息 - getPostsByCategory:
当前 cat_name: 康子-專欄
传入的 cat_slugs: %e5%ba%b7%e5%ad%90-%e5%b0%88%e6%ac%84
当前页码: 1
is_lifetime: false
时间条件: 其他欄目 Default - 2023年1月1日后
查询结果:
找到文章数: 658
最大页数: 66
当前返回文章ID数: 10
文章IDs: 7057947, 7057944, 7047177, 7047174, 7047171, 7047168, 7047165, 7047162, 7047159, 7047154
第1页第一篇文章日期: 2025-02-21
第1页最后一篇文章日期: 2025-02-12

【康子專欄】最特別的喪禮

最近參加了一位長輩的喪禮,非常彆扭,感覺不良好。

原因很簡單:「分裂」。亡者是傳統中國人,家傳世代道教徒,忽然走了,可能沒機會交帶身後事,從海外歸來的子女,以西方宗教儀式送行。

過程乾淨,莊嚴,程序分明,像一個牌子的公關活動,無可挑剔,卻與亡者無關。

尤其是唱聖詩的環節,團員穿舊波鞋、殘牛仔褲,似「入錯棺材死錯人」多一點。亡者生前以信奉道教為榮,與筆者常討論宗教問題,信扶乩,拜呂祖,忽然離世,我們還以為有一場「破地獄」。

其實喪禮是告別儀式,繁簡不拘,有冇不拘。宗教亦沒所謂,各人有信仰/轉軚的自由。

卻難在「錯配」。明明亡者是回教徒,後人竟以天主教儀式殮葬,嘩,世界大戰。或亡者是無神論者,後人竟大搞水陸道場法事,有「強加」的成分。既成事實,亡者身不由己,已無話事權。弔客亦不留戀,連上一炷香的機會也沒有,鞠躬後匆匆告辭,難怪多親友早退。

所以說是「彆扭」。於是聯想起過往的喪禮,哪一場最「特別」?

朋友史賓沙,提名「鍾士元爵士」(1917年至2018年):喪禮極備哀榮,香港新舊政商要人,空群而出,論卡士,當代史上最勁。

筆者則提名「狄娜」(1945年至2010年),特別在爽快:中國風,沒宗教儀式,不設瞻仰遺容。她生前已安排好喪禮,一切跟隨其意願進行,並選定主題歌曲:法蘭仙納杜拉的《My Way》(《我的路》),在喪禮上播放。

唯一沒預計到的,是專程來送別的人特多。喪禮歷時僅三十分鐘,儀式完成後,仍不斷有多國籍的人潮湧進,氣氛悲傷沉重。

究竟你想要怎樣的一個喪禮?筆者建議:與其死後任人擺布,不如提早在生時搞。

---------------------------------------------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
點擊以下6大平台 接收加拿大新聞及生活資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