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衝突?】沈觀健想打造溫哥華成比特幣友善城市 而他是加密貨幣交易所股東

【世道仁心】溫哥華市長沈觀健 (Ken Sim) 希望溫哥華成為一個對比特幣友善的城市,其中包括接受以加密貨幣支付城市服務費用,也希望溫哥華市府儲備金中有比特幣資產。
沈觀健是一家加密貨幣交易所的投資者。根據他將於 12 月 11 日在市政廳提出的動議,他認為在通貨膨脹和市場波動的時代,投資比特幣是對財務負責的事情。
但有人擔心,溫哥華引入比特幣儲備會帶來更大的波動風險。
沈觀健要求工作人員研究該市如何將比特幣納入其金融策略,以及該市是否應該透過轉換溫哥華財政儲備的「一部分」來投資加密貨幣。
沈觀健的企圖心可能會受到現有法律的阻礙,目前法律不允許城市使用比特幣。
卑詩省住房和市政事務廳發言人在聲明中表示,卑詩省的《社區憲章》以及《溫哥華憲章》不承認加密貨幣作為「市政服務或其他交易」的付款方式。
除此之外,聯邦政府控制國家的金融框架,溫莎大學法學院助理教授羅德 (Dan Rohde) 說:「我甚至不認為各省有管轄權,例如能承認比特幣在加拿大是一種貨幣。」
羅德也不同意沈觀健認為引入比特幣將是一個負責任的財務方式,他說,稱比特幣波動性很大。
他說,自 16 年前誕生以來,這種加密貨幣的價值已大幅增加,但這並不意味著它適合城市使用,因為它會在短期內暴漲暴跌。「我認為用比特幣當儲備金是極其危險的,如果城市在 16 周或 16 個月(而不是 16 年)內需要這筆錢,那麼比特幣的價值可能會在短時間內大幅下跌,導致該市缺乏資金。」
環球郵報商業版的觀點編輯、《曾經的比特幣礦工》一書的作者盧 (Ethan Lou) 將比特幣描述為「周期性」而非波動性。
身為投資者,盧表示溫哥華將比特幣納入財務規劃有一些很好的理由。「就像人們投入許多資產一樣,從長遠來看,它會上漲。股市長遠也會上漲。」
盧說,有時貨幣表現非常好,稱為牛市,有時則不然,稱為熊市。盧說,如果溫哥華市投資比特幣,「市長面臨的問題可能是他能熬過熊市嗎?」
沈觀健在接受加密貨幣脫口秀 Coin Stories 採訪時曾將比特幣描述為「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發明」,根據他 2024 年的財務披露,他持有加密貨幣交易所 Coinbase Global Inc. 的投資。該公司提供了一個可以交易比特幣的平台。
溫哥華市發言人在聲明中表示,市長已諮詢審計長和獨立律師,以「確認他的動議不存在利益衝突」。
除了對比特幣波動性的擔憂之外,羅德還對沈觀健考慮使用加密貨幣的環境基礎提出了質疑。動議中聲稱,比特幣挖礦具有環境效益,因為它「消耗來自擱淺的可再生能源和廢棄甲烷的低成本過剩能源,從而減少排放。」
羅德表示,「這是荒謬的,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謊言。消耗能源永遠不會減少排放。」他認為一位市長、任何民選官員提出的動議中提出這一種觀點,真令人難以置信。
比特幣挖礦對環境的影響很大程度上歸結為該過程中使用的能源。產業分析師認為,近年來清潔能源的使用有所增加,人們也越來越擔心清潔能源所需的電力。
聯合國大學和《地球未來》雜誌最近發表的研究發現,2020-21 年 76 個國家比特幣開採的碳足跡相當於燃燒 840 億磅煤炭或運行 190 個天然氣發電廠的排放量。煤炭滿足了比特幣的大部分電力需求,佔 45%;水力發電佔 16%。
v01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