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無忌專欄】粵語融入普通話
十四億人口,以普通話作為「主流語言」,說粵語的人,數量只得一億左右,粵語終會衰落,甚或完全消失,此乃杞人之憂。
政府全力推行普通話,為甚麼幾十年來,粵語仍能保持有過億人使用?原因就是,粵語有獨特頑強的生命力,演變出一種無可替代的「混合語言」,十分方便好用,講普通話的人,他們使用了這種「混合語言」而不自知,久而久之,他們就以為是普通話,粵語的壽命因而得以延長下去,甚至發揚光大。
就以金融術語為例,「炒孖展」若用普通話表達,長篇大論也說不清楚,所以大陸客也跟香港人說炒孖展。至於拋空、補倉、回吐、反彈……內地人也當作是普通話來用了。
最有趣的是,「談戀愛」已甚少人說,大家都採用了粵語的「拍拖」。
粵語生命力之所以頑強,是因其「有根有芽」,每句用語都有其真實的來源。廣州以前,大渡輪載人載貨,為節省成本開支,大船沒有「引擎」,全靠一輛小船拖行,反正路程很短,也就省了一大筆開支。
有動力的小船泊貼著大船而行,就好像情侶手拖手散步,因此而成「拍拖」;當然那個「拍」字,正寫是「泊」。
官員訓話,也常用「淡定、唱好、唱衰……」這些本是市井俚語,現已登上大雅之堂。至於巴士二字,又代替了以前的公交汽車,的士替代了計程車,炒牛河也從粵音炒牛「可」了。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