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调试信息 - getPostsByCategory:
当前 cat_name: 教育
传入的 cat_slugs: %e6%95%99%e8%82%b2
当前页码: 1
is_lifetime: false
时间条件: 其他欄目 Default - 2023年1月1日后
查询结果:
找到文章数: 176
最大页数: 18
当前返回文章ID数: 10
文章IDs: 7257436, 7255492, 7255130, 7254092, 7248554, 7242501, 7229860, 7229162, 7222444, 7216471
第1页第一篇文章日期: 2025-09-01
第1页最后一篇文章日期: 2025-07-27

加拿大統計局:土生華裔和南亞裔從長遠看收入多高於白人

【星島綜合報道】加拿大統計局發布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從長遠來看,在加拿大出生的華裔和南亞裔平均收入往往高於白人。

統計局報告周三(27日)發布的報告指,這兩個族裔群體更有可能擁有更高教育水平,擁有科學、數學、工程和技術(STEM)學位,生活在多倫多或溫哥華等生活成本更高的城市,並在高薪行業工作。與白人相比,失業人數也較少。

然而,當研究人員進行「同類比較」或觀察人們長期的有條件收入時,這種比較並不成立。

研究人員之一博尼科斯卡(Aneta Bonikowska)表示,「當比較具有相似社會經濟特徵(例如教育、工作、疾病等)的人時,我們會發現,除了華裔女性之外,所有群體的收入都低於加拿大出生的白人。」

她說,例如她專注於學士學位持有者,發現華裔男性的收入其實將低於白人僱員。

加拿大統計局是透過分析納稅記錄以及1996年和2001年的人口普查,對大約925,000名在加拿大出生、年齡介乎25歲至34歲之間的個人,在20年間的收入進行的調查。其中約6,000位是華裔,2,500位是南亞裔,約5,500位是黑人,其餘的都是白人。

長期方法提供對經濟趨勢獨特見解

博尼科斯卡表示,先前關注短期收益的研究也顯示了類似趨勢,但這次使用的長期方法提供了對經濟重要趨勢的獨特見解。

「在生命的早期,你不一定能確定某些群體的收入成長是否會比其他群體更快。你需要縱向數據才能看到這些趨勢,」她說,「它可以幫助我們了解群體差異和結果,例如擁有住房的可能性或人們緩解收入衝擊的能力,以及群體之間在退休準備方面的差異。」

報告還稱,20年來,黑人男性與白人男性相比收入較低。不過,黑人女性和白人女性的累計收入就相似。

報告指出,更「顯著」的差異之一是不同群體之間教育程度的差異。

接受分析的華裔中,至少50%比例擁有學士學位或高等教育學歷,南亞裔的比例略低。黑人和白人則只有25%至少獲得學士學位。

其中,華裔和南亞裔獲得STEM領域學士學位的可能性,至少是其他人的兩倍。

報告指出:「由於高等教育增加了僱員的收入,而且STEM領域的畢業生往往能賺取相對較高的收入,因此教育水平和學習領域的差異可能是收入差異的重要驅動因素。」

報告還稱,僱員的初始居住地存在「相當大的差異」。根據最初的觀察期,黑人居住在多倫多的可能性比白人高出近30%。同樣,居住在溫哥華的華裔和南亞裔的比例遠高於白人。

報告指出:「如果多倫多和溫哥華的工資往往高於其他地方,那麼居住地的這些差異,往往會增加黑人、華裔和南亞裔相對於白人的累計收入。」

圖:加通社

V6

---------------------------------------------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
點擊以下6大平台 接收加拿大新聞及生活資訊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神童9歲入大學】滑鐵盧大學本科生熱愛數學與編程 曾獲 Shopify 實習機會 

【個人理財建議】五個小動作正蠶食你的荷包 重建理財習慣有妙招

網傳官方數據指加國十年來輸入了1500萬臨時居民  實情是怎樣?

【陳鵡專欄】誰人最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