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 Serrini】Serrini「The Tour」多倫多演唱會 「港女」博士兼唱作人成功秘訣 不顧世俗眼光做好自己
香港女歌手Serrini梁嘉茵是一個「E(Extrovert)」人,喜歡探親訪友。碰巧《JADE MUSIC FESTIVAL 玉石音樂節》為了在加拿大推動華語音樂,並連結音樂節創始地溫哥華的華語歌曲,十一月份在溫哥華舉行音樂會,Serrini獲邀參與其中一場演出。作為一個「精打細算嘅港女」,她決定順道探望一個十多年沒見的朋友,兼到多倫多舉辦一場演唱會。
「急性子」獨立音樂人 不排斥做唱跳歌手
作為獨立音樂人,Serrini的音樂夢其實並非兒時培養。她說,自己對音樂的興趣反而是源自大學生涯。通過摸索,寫詩和文字表達,她說自己是個急性子,不想等待收到別人的歌曲後才抒發感情,很多時候都是自己做音樂,因此大部分曲詞均由自己包辦。
Serrini坦言,自己喜歡獨自一人做音樂,因為這樣最直接,亦避免與他人合作時在溝通上可能會出現的問題。「我唔想純粹為咗合唱而唱一首歌」。但對於與他人組成限定組合則持開放態度。她又覺得,自己與聲音「文靜」的歌手比較合拍。
Serrini說自己自律性低,難以長時間做同一件事,若要成為唱跳歌手有一定難度。但她說,只要時間和資源許可亦可一試,「因為一班人跳舞係好開心」。她補充,自己最近正在探索一些有律動性和節奏感強的音樂,並會在萬聖節前後推出一首這種類型的新歌。她希望自己將來也可以嘗試用身體表現出來。
不受外界影響 與父母相處靠溝通
從取得博士學位,到選擇發展音樂事業,Serrini花了多年時間學會如何不被外界影響自己在人生路上的選擇。她說,父母在早期仍會對自己在衣着打扮、性別表達上有意見,但她認為「如果你哋有好多嘢都諸多comment,會令我嘅成長唔快樂」。
Serrini補充,母親一開始並不贊成她往音樂方向發展,因為她認為「歌手或娛樂界別嘅人好受委屈」,不希望自己的女兒辛苦。Serrini向父母加以解釋,令他們慢慢接受。她明白父母是出於關心,惟用錯表達方式。後來她與父母溝通和尋找解決方法,達到互相尊重的平衡點。她笑說,自己體諒父母養育一個「咁難搞嘅小朋友」,所以會盡量令他們滿意。
《女一》展現「霸道」 人人都可以是女主角
九月份推出的歌曲《女一》,以女性內心呼喊,表達任何人都能展現自己作為「主角」霸道的一面。Serrini說,朋友們都質疑如此「霸道」的歌曲在香港能否被大眾接受。她承認,從商業角度和受眾程度上,感性悲傷和柔弱的歌曲在香港音樂市場需求和銷售均較成功,但她說,「我唔需要商業上嘅成功,我只要快樂,我嘅快樂就係做自己鍾意嘅嘢」。《女一》中的「霸道」正正是一種
「protest music(抗爭音樂)」的體現。
Serrini指,很多女性遇到樽頸位時,未必想聆聽悲傷的音樂,相反,一些有力量和正向的作品反而可以激勵人心,而這種類型的音樂大部分仍源自歐美流行曲。於是Serrini就從廣東話流行曲方向,創作這類型的音樂,而她以往不少作品均是走這種較強悍的風格,她覺得這樣的創作,能令自己變得更強。
《Rage in Peace》發出憤怒之聲 好好處理悲傷
大碟《Rage in Peace》探討內心憤怒的想法,Serrini說自己的聲音較細膩,而不是直接「叫出來」。大碟所收錄的歌曲均有種敘事方式,「慢慢鋪路,好似行緊去一間好嬲嘅屋」的感覺。她憶述,有歌迷聽畢大碟所有歌曲,得出「Serrini原來係一個好depress嘅人」的結論。
Serrini指,大碟的中心思想——憤怒,是自己未能好好處理的悲傷。推出大碟後,自己反思過去一些難以公開或向人傾訴的傷感,其實都要好好處理,亦要明白人要懂得自愛和了解到自己需要被尊重,而毋須對外界加諸自己的期望過於介懷,一切自然就會好起來。
從音樂審視自己 跳出社會框架 敢於做個「傻傻的人」
音樂在Serrini的生命中是梳理自己情緒和審視自己的一個工具。她認為每一個藝術家的作品內,總有一些東西代表着自己的價值觀和他們對世界的思考。正因為作品蘊含自己的情緒,因此她認為未必存在害怕寫不出歌,或害怕寫不出討好不到大眾的作品的諸般感受,「可能我根本就唔需要驚,因為作品其實就是我自己當刻想帶出的情緒。」
Serrini攻讀博士學位時,研究音樂上的群眾組成。她說,修讀博士令她更善於表達,例如面對傳媒時仍能侃侃而談。她又說,她的學生和朋輩都表示,喜歡她樂於向他們表達對於世界的見解,且在過程中雙方能建立更深入的係。「華人社會係有一堆人好像變成我呢一類人,或者佢哋本身已經係呢類人,但好多時候社會嘅規範會將佢哋壓低咗」。她認為社會總需要一些「首當其衝傻傻哋嘅人好似我哋咁樣,唔怕有人唔鍾意,做咗先,就會inspire到好多仔仔女女一起做呢一類嘢」。
在家創作最舒服 長途旅遊易寫歌
Serrini說,最近因為家裡停水而被逼住酒店,而當她要開始籌備一張新專輯時,她的同事就會為她的精神感到擔憂,她的創作舒適圈始終是自己的家,「屋企寫嘢係最舒服」。她表示,自己家裏有很多可愛的玩偶,室內大部分的設計色相同,加上採用高品質的空氣清新機,灰塵減少,令「成件事好香噴噴」。她補充,有朋友甚至將她的房間形容為「《哈爾移動城堡》裏的睡房」,「有好多寶物喺入面,軟稔稔,好舒服」。除了家,Serrini認為長途旅行時所乘搭的交通工具如飛機、火車、巴士等,都是她的創作小角落,旅途能令她更專注於寫歌之中。
成為「無所畏懼」的人
要成為一個成功的創作人,Serrini認為首先要忠於自己,少理會外界的眼光,「方程式就係,你有幾鍾意一樣嘢,你就會幾努力去做」。另外也要很謹慎去做每一件事。她補充,一個獨立創作人除了音樂創作以外,商業管理、溝通等與音樂無關的事務都需要參與。與其經常為要涉足這些範疇而苦惱,不如從一個較正向的方式營運自己的音樂事業,因為這些事務其實可以幫助自己「開心做音樂」。
「我從來唔會話人哋『做咗咁耐都唔成功』,我淨係話『如果呢樣嘢係令你快樂,你其實就會想一直做落去,你冇諗過會停』。」當初Serrini以「小清新」音樂路線為主,她憶述求學時,教授對她走這種路線能否長遠提出疑問,她則認為自己不需要獲得大眾認同才繼續做自己喜歡做的音樂。Serrini覺得,要成為一個「無所畏懼」的人,毋須受世俗規範也可以努力才是最寶貴的事。「我會繼續做呢個功德嘅事業」。
設立獎學金回饋社會 鼓舞學生亦能自我豐足
Serrini在大學時期是「獎學金常客」,她亦因此而想回饋及貢獻社會,其後於中大及港大設立個人獎學金「Serrini Scholarship 梁嘉茵獎學金」。她說很多人受到鼓舞,感受到不需要依靠消費自我滿足,並希望與學生分享自己的快樂。Serrini認為,設立獎學金對自身而言,意義更加重大,「我曾經攞過嘅獎學金,原來大個咗可以嘗試將佢give back,我會覺得我畀出去嘅嘢係會一萬倍奉還畀我,跟住我又可以再一萬倍散出去,是件有趣的事。」
她說,即使捐的不是金錢,只要做一個好人或一個有趣的人,其實已經是給世界的一個慈善事業。
演唱會門票售罄暫未考慮加場 冀另覓場地與歌迷交流
Serrini多倫多站演唱會門票甫開賣就立即售罄,對此她表示感恩,亦感到驚喜。她指曾考慮加場,但由於合作的樂隊尚有其他工作在身,時間上未必許可。與其加場,Serrini反而認為可以與歌迷在其他場合見面。她表示,自己正在向不同大學諮詢,期望能在演講堂舉行小型見面會,與各位歌迷交流,亦能滿足他們見她一面的願望。
「Serrini The Tour」多倫多演唱會於十一月十日晚上七時,在多倫多El Mocambo舉行。
訪問:薛梅
撰文:Cyan
圖:受訪者提供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