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銀全球泡沫樓市 多倫多溫哥華超香港入十大
【星島綜合報道】根據最新發表的2024年全球地產泡沫指數報告,多倫多及溫哥華都位居十大之列,後者更位列全球實際房價升幅第6位,北美排行第2。
根據瑞銀 (UBS) 本月發布的「全球地產泡沫指數」 (UBS Global Real Estate Bubble Index),多倫多的地產泡沫風險處於偏高水平,高踞全球第5,溫哥華的風險則屬中等,但亦位列全球第10。這兩大城市都具備獨特的經濟、人口和政策因素,象徵著環球市場所面臨的複雜問題。
2024年瑞銀全球地產泡沫指數
租金方面呈大幅上漲,在溫哥華,實際租金比2021年高出約10%。相對於市民收入的增長,房價近年來並未有超前增加,因此目前的地產泡沫風險處於中等水平。
在多倫多,地產泡沫風險與前兩三年相比也有所下降,但仍被視為偏高水平。與溫哥華相比,多倫多過去三年來租金和市民收入的增長速度都較慢。
預期加拿大央行的減息可能會再次加快推高這兩市的房價,因為對利率特別敏感的首次置業者的需求將會增加。
隨著融資成本變得更具吸引力,市場的鐘擺可能會重新向買家傾斜,導致多倫多和溫哥華的房價再度上升。 然而,政府禁止外國買家入市、樓房庫存增加、經濟前景低迷等因素,都會減緩市道重回急速增長。
溫哥華在瑞銀全球實際房價升幅排行榜居第6位
多倫多的地產市場多年來一直處於急速發展狀態。然而瑞銀全球地產泡沫指數顯示,多倫多現在處於險境,有地產泡沫風險。
多倫多居民可負擔居所面積減4成
負擔能力危機是造成這種風險的最主要因素之一。過去十年來,多倫多的房價升勢遠超市民收入的增長速度,把很多有意買屋的人摒諸市場門外。在巔峰時期,一般家庭住宅售價過百萬的情況屢見不鮮,僅在幾年前,這個價位還是不可想像的。利率的抽升雖然是為了抑壓通脹,但卻加劇了這種對住房負擔能力的壓力。
多倫多人現在能負擔的居所面積,較2021年時平均減少了40%。負擔能力下降導致交投量減少,許多潛在買家無力入市。然而價格依然居高不下,主因是業主不願虧本放售,而且許多業主已鎖定低利率的按揭貸款。因此,即使需求減弱,多倫多樓房價格仍然企硬。
在移民和科技行業蓬勃發展的推動下,多倫多人口增長強勁。新湧入的居民使住房需求保持在相對較高的水平,尤其是在租務市場。由於租金漲升速度快過收入,不少住戶都在掙扎,導致要求政府介入地產市場的呼聲日益高漲。
溫哥華泡沫風險降級仍有暗湧
相較於多倫多,溫哥華的市況看來相對穩定,但也並非沒有風險。瑞銀全球地產泡沫指數將溫哥華的風險評估為中等,較數年前的高度風險有紓緩。
多倫多(藍線)和溫哥華(灰線)近年的地產泡沫指數均呈下降
跟多倫多一樣,溫哥華也經歷了高樓價時期,但有幾個因素有助穩定市場。
其中一個影響市場的因素是嚴重的房屋短缺問題,溫哥華被群山和海洋包圍,向外擴張的空間有限。因此房屋供應長期以來受到土地使用區劃條例的限制,價格也因市場上可供選擇的樓房有限而被推高。然而,卑詩省政府最近訂立的法例要求溫哥華及其周邊市鎮修訂附例,准許業主在標準地皮上興建4至6個單位,以增加住宅供應,目前尚未可知這個轉變會對市場帶來什麼影響。
有別於多倫多,溫哥華的租金近年顯著上升,自2021年以來,實際租金增加了約 10%。租金的飆升,加上當地相對較慢的房價上漲,有助於緩和地產泡沫風險。此外,溫哥華人的收入增加速度也較多倫多人的快,這也促使風險狀況趨向緩和。不過,溫哥華的房屋負擔能力危機仍然嚴重,尤其是對租戶和首次置業者而言。
分析指,全職就業職位可能不增反減;如果這趨勢持續下去,將會對政府造成巨大壓力,迫使其採取措施遏止人口的急速增長。
2014年瑞銀全球地產泡沫指數排行榜:
第1位:邁阿密
第2位:東京
第3位:蘇黎世
第4位:洛杉磯
第5位:多倫多
第6位:日內瓦
第7位:阿姆斯特丹
第8位:悉尼
第9位:波士頓
第10位:溫哥華
第11位:法蘭克福
第12位:香港
第13位:特拉維夫
第14位:杜拜
第15位:新加坡
圖表:Mortgage Sandbox、UBS
V20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