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魯多在東南亞拼經濟 自由黨議員卻拖他後腿?!
【星島綜合報道】總理杜魯多 (Justin Trudeau) 在東協峰會上努力打響加拿大的知名度,卻沒想到他同黨的議員卻拖他後腿,讓他處境尷尬。
在首次訪問老撾的最後幾個小時裡,杜魯多觀看 2 名漁民將竹網撒入湄公河渾濁的水中,他們試圖捕捉小魚,每條魚都有一個人的食指那麼長,然後用牠們作為誘餌來捕捉更重要的海產。
總理杜魯多捲起袖子,舉起一張網,身邊是他最小的兒子哈德里安(Hadrien),這一形象很適合比喻加拿大在該東南亞地區的貿易戰略:創造許多小投資旨在為子孫後代帶來更大的機會。
杜魯多飛行 27 小時的旅程抵達老撾首都永珍,停留 36小時出席東南亞國家聯盟(東協)峰會;這是他連續第三年參加此高峰會。他自豪地說:「這是其他加拿大總理從未做過的事情,桌子周圍的面孔可能每年都在變化,但我在這裡感到賓至如歸。」
杜魯多強調加拿大需要在東南亞展現存在感。
自 2015 年自由黨執政以來,加拿大與東協 10 個國家的貿易額幾乎翻了一番,達到 388 億元,東協是加拿大第四大貿易夥伴。
聯邦政府目前正在與印尼談判一項自由貿易協定,該協定應在今年年底前完成,而與其他東協國家的另一項協議也預計在幾個月後簽署。
卑詩大學亞洲研究匯豐銀行小組主席奧斯特瓦爾德 (Kai Ostwald) 表示:「它的人口增長迅速,而且年輕化,因此下一代或兩代人的人口數量將繼續增長。這些都使它對加拿大來說非常有價值。」
增加與東協成員國的貿易對於加拿大的印太戰略至關重要,該戰略旨在減少加拿大對中國市場的依賴。加拿大亞太基金會研究策略副總裁納吉布拉 (Vina Nadjubulla) 表示:「我們需要降低風險,因此這是為了建立新的貿易夥伴關係; 我們是能源和糧食超級大國,東南亞需要這些資源。」她還稱,快速工業化的東協是加拿大推動航空航太、國防和氣候技術等新貿易領域的沃土。
杜魯多在當地與全球領導人舉行了七次會議,在主晚宴上發表講話,並參加了面向東盟企業家的圓桌討論。
他還宣布了 1.28 億元的一攬子目標投資,該資金以自由黨政府應對氣候變遷、支持婦女和兒童權利以及增強印度-太平洋地區穩定等優先事項為指導。
65%的大部分投資將用於永續發展和環境保護措施。其餘資金將用於打擊跨國犯罪,例如人口販運、毒品販運和網路詐騙。還有資金用於東協項目,幫助婦女獲得公平的工資,並打擊童工。
捕獲更大的魚也需要更大的網。為了促進更多的貿易互動,加拿大正在將駐柬埔寨和老撾的外交辦事處升級為正式大使館。加拿大隊還計劃在未來 12 個月內前往印尼、菲律賓、泰國和柬埔寨進行貿易訪問。
杜魯多說:「這與政府足跡無關。這是為了為農民、新創公司、從東海岸到西海岸從該地區進口或出口的企業創造機會。」
但東協峰會上的其他國家拋出了更大的誘餌。中國是東協最大的貿易夥伴,中國與東協之間每年的貨物流通量超過 1.25 兆元,是加拿大貿易規模的 45 倍。
另一方面,當杜魯多在東南亞拼經濟的同時,一些自由黨議員同僚卻正發動希望杜魯多下台的行動。
隨杜魯多出訪亞洲的記者問起此事,最終由陪同杜魯多出席峰會的國貿部長伍鳳儀 (Mary Ng) 回答問題。伍鳳儀對此事被搬上檯面感到「失望」,但她仍對杜魯多充滿信心,並遺憾此舉抹煞了政府藥物醫療法案的通過和在東南亞峰會成果的光彩。
伍鳳儀說:「加拿大人期待我們這幾年進行的工作。企業指望我們打開這些市場。」
圖:加通社
v01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