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调试信息 - getPostsByCategory:
当前 cat_name: 语冰-专栏
传入的 cat_slugs: %e8%aa%9e%e5%86%b0-%e5%b0%88%e6%ac%84
当前页码: 1
is_lifetime: false
时间条件: 其他栏目 Default - 2023年1月1日后
查询结果:
找到文章数: 82
最大页数: 9
当前返回文章ID数: 10
文章IDs: 7291066, 7284018, 7276396, 7269251, 7261895, 7257618, 7240214, 7240140, 7233869, 7215692
第1页第一篇文章日期: 2025-10-04
第1页最后一篇文章日期: 2025-07-21

【专栏 / 华裔家长Jasmine有话说 003】共情那个种族歧视者

【专栏 / 华裔家长Jasmine有话说】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这是我看到早前列治文市安全毒品注射屋咨询会上“种族歧视”新闻的第一想法。

列治文市议会拟建安全毒品注射屋,引发市民强烈抗议。在咨询会上,一名白人女子和一名华裔老者发生争吵。这名女子破口大骂:

“回香港去!”

“哪里来,回哪里去!”

这句式太典型,必然引发抗议。果然,没过几天,白人女子“道歉”了。她说她的反应是极其错误的。这句话大概代表了她的认错,虽然她并没有用“道歉”这个词。

认错必然伴随着解释。原来她本人就是一名毒品受害者,十几岁已经染毒,后来被父母带到列治文,送入康复中心,才得以戒毒。否则,如她自己所言,她可能连命都没有了,早已变成冷冰冰的统计数字中的一个。

而咨询会上华裔社群的激烈反对之声“令人心碎”。于是情急之下,她喊出了“回香港去”这个被反复使用过无数次,仅仅宾语不同的句子。也就是说,她祭出的是“种族”这面旗。而她的作法,再一次验证了人性中将生存和自我保护放在第一位的本能。

所以其实,她的解释,正好让我们得以理解她,明白她,共情她,在心里默默说,“原来如此,果然如此。”

果然她做出的,不过是受伤后的反击。果然,她本人就是弱者和受害者。而这,恰恰是我们作为少数族裔,在日常生活中遭遇到的种族歧视的一个重要原因。

也就是说,此类歧视者感到自己受到了侵害和威胁,或者他们实实在在处于丧失和下降的状态。他们对此无能为力,因为他们无法左右世界大融合背景下个人命运的走向,而现实中他们的处境又不如人意,甚至每况愈下。每个人面临挫折和失落总会寻找理由来让自己心安,这时候,比他们的祖辈晚到这块大陆的其他“种族”就成为了最趁手的背锅侠。

这里插一句,我无意指责他们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虽然我深深知道,和我来自的那个回报和付出之间没有必然联系的社会相比,这个社会远更公平,给普通人的机会也远多得多。我无意指责他们自己不够努力,因为我知道,纵然我们生来精神上都是平等的,我们降临其中的物质条件却千差万别,就算在这个相对公平的社会也如此。总有人出于先天或后天,环境或运气的各种原因,在命运的赛道上跌倒。总有人会失败。我们每个人一生中,也都必然有失败的时刻。我无意指责他们。

回到正题。但是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人生寻找解释,才能够让自己心安理得地活下去。于是,曾经阴云般覆蓋这块大地的“种族歧视”的游魂,又找到了继承人。

于是,“滚回去”,“回到你自己的国家去”,“哪里来,回哪里去”,这样的赤裸上阵,这样的歇斯底里,一次又一次回荡在超市、商场、加油站、餐馆,一次又一次成为新闻,一次又一次折磨受到无端辱骂的人们的神经。

而这种针对异族中的陌生人的恶意,(是的,只是针对陌生人,因为如果异族是他们的同事或者熟人,这名异族就成为他们人际圈的一部分。而人们是会尽最大努力在人际圈里维护自己人设的。)而这种恶意,一旦遇到生存环境恶化,就必然加剧。比如疫情期间针对华裔的种族歧视成倍增加,不能说和病毒的起源地没有关系。再比如美国近年来的排外风潮,不能说和美国蓝领阶层在世界工厂大趋势下生活水准下降没有关系。

而人一旦遇到危险,最安全的方式是躲进同类中,寻求同类的庇护。这是人的本能。

正因为如此,我在新闻上看到那名华裔老者受到侮辱,我顿时也觉得自己热血上冲,产生想要冲上去,站在老者旁边,和那个白人女子对骂的冲动。

哪怕我的理智很清楚,根本没有必要把她的辱骂放在心上。但是我还是难受,我的情感无法接受和我同族同源的那位华裔老者受到那样的侮辱。哪怕那个白人女子几天以后的解释再一次诠释了这一类种族歧视者背后的心态和原因。

她再一次不出意料地证明,侮辱人的人才是令人可怜的人。

我们身为少数族裔,一定要明白这一点,才能不惶恐,不疑惑,内心强大,自尊自爱,一步一个脚印,开创我们的生活。

而我在开头用到“共情”这个词。是的,我没有用错,我可以和这名种族歧视者共情,因为,十分幸运,我生活的时代,在这片大陆上,是系统性种族歧视已经成为过去的时代,是技术极大进步,人们生活水准极大提高,人不再需要依托集体和种族才能得以生存的时代,是不论从物质上,还是精神上,以维护种族之名,对另一个种族做恶,这样的事已经成为过去的时代。

所以,我才有了和种族歧视者共情的可能。

但写到这里,我心里泛起另一种担忧。在制度上的种族歧视被制度上的族裔平等取代的年代,当“政治正确”像“语录”一样成为不可触犯的红线,身为少数族裔,该如何反应,又该如何选择?历史总在摇摆,从来不会停留在正中间。而我们身为饱经风浪的华裔,见到又出现不可触犯的东西,难道不是最应该提高警惕吗?

但是这是另一个问题,不妨下次再说。

 

文:语冰

 

作者简介,湖南人,厂矿子弟,移加二十余年。两个孩子的母亲。重构写作者。

-----------------------------------------------

T05

---------------------------------------------

>>>星岛网WhatsApp爆料热线(416)6775679,爆料一经录用,薄酬致意。

>>>立即浏览【移民百答】栏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华侨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买、交通、报税、银行、福利、生育、教育。
点击以下6大平台 接收加拿大新闻及生活资讯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开心果召回】安省、魁省、卑诗省多款产品涉沙门氏菌风险

【陶杰专栏】阳奉阴违

【感恩节假期】多伦多周一营业安排一览

【星岛专访】安省大专院校支援职员罢工第五周:资源寒冬下的最后一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