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调试信息 - getPostsByCategory:
当前 cat_name: 焦點
传入的 cat_slugs: %e7%84%a6%e9%bb%9e
当前页码: 1
is_lifetime: false
时间条件: 其他欄目 Default - 2023年1月1日后
查询结果:
找到文章数: 8073
最大页数: 808
当前返回文章ID数: 10
文章IDs: 7327360, 7327331, 7327240, 7326497, 7326708, 7326565, 7326480, 7326447, 7321542, 7326440
第1页第一篇文章日期: 2025-11-10
第1页最后一篇文章日期: 2025-11-09

加國華人超市女老闆命案 兇手蓄意謀殺罪成被判終身監禁

【星島綜合報道】3月1日,滿地可華人超市女老闆Tammy Shao Jing Lu被殺案宣判,現年65歲的Frank Cao謀殺罪成,被判處終身監禁,16年內不得假釋。

上周五在滿地可法院宣判時,高等法院法官Catherine Perreault稱,65歲的Frank Cao在2020年9月7日的行為是「蓄意謀殺」。

去年12月,當Cao被判二級謀殺罪時,他被自動判處無期徒刑。法官可以將他的無假釋期限設定在最低10年到最高25年之間。

法官列出了加重情節的因素,包括使用武力的殘酷性、襲擊時受害者的脆弱性以及這起謀殺似乎沒有動機且完全無端的事實。Lu的兩個成年子女對母親被殺的原因沒有答案。

案情回顧

根據控方的理論,被告Cao是唯一一個可能殺害Lu的人,當時Lu正準備開車去滿地可的唐人街赴約。

監控錄像顯示,Lu在12點10分左右進入公寓地下停車場,但之後並未離開。而Cao雖然不再住在那棟樓里,但他仍然可以進入該公寓樓。

受害者的丈夫當時在渥太華,因聯繫不上擔心Lu女士。他的女兒去停車場查看,在Lu女士的SUV車內發現了屍體。根據法醫病理學家的說法,她是死於勒死。

據悉,Cao與受害者沒有任何關係。他也曾住過這座公寓樓,雖然案發時他已經搬走,但他仍有辦法隨意出入這棟公寓。警方有幾次通過監控攝像頭看到他去大樓中取郵件。

而案發當天,Frank Cao早上7點40分左右來到停車場,在那裡待了大約5個小時。

隨後有人看到他從緊急出口離開,回來時卻把頭藏在兜帽里。謀殺發生後大約一個小時,他換了身衣服,坐車離開大樓。

由於科學進步,警方利用「DNA圖譜放大技術」,在受害者的手上和手提包上找到了Cao的DNA。

可能的作案動機

在審判期間,檢察官無法給出具體的作案動機。但據La Presse報道,審判中提到的一種可能的謀殺動機是,Cao可能試圖綁架這位成功的女商人以索要贖金,這或許是一起失敗的綁架案,與Cao的財務問題有關。這個理論沒有提交給陪審團。

據悉,在被殺之前,Lu賣掉了她在唐人街的一家雜貨店。

而Cao在經濟上陷入困難,據報道,在他因謀殺被捕的前一天,他還參與了另一起勒索「假綁架」案件。

根據搜查令,Cao向一名男子遞交了一張紙條,要求他支付贖金,否則他的妻子就會死。在這起案件中,他承諾在一年內不再與受害者接觸,最終被判無罪。勒索案中的指控並未表明與Lu的死亡有關。

去年12月,在謀殺案的量刑階段,敲詐勒索案的證據被提交給了法官Perreault。

「(來自敲詐勒索案的)證據令人不安,」Perreault說,並補充說,她不認為這是判處Cao謀殺罪的一個因素,因為在敲詐勒索案中,檢察官允許他以不認罪的方式達成和平協議。

而Cao則哭着宣稱自己是無辜的:「我認為我受到了不公正的指控…這是一宗刑事案件,肯定有兇手,但不是我。」 Frank Cao一直「不認罪」。

判定Cao有罪的陪審團建議判處他服刑18年,然後才有資格獲得完全假釋。

在這起謀殺案中,由檢察官Matthew Ferguson和Tian Meng代表的檢方要求Cao服刑15至17年。在量刑辯論中,Ferguson指出了這起凶殺案的預謀性質、所涉及的暴力行為以及Cao如何隱藏屍體。

辯護律師Pierre L'ecuyer和Valérie Acosta提出10到12年的刑期。L'ecuyer辯稱,他的當事人之前沒有犯罪記錄,而且他被評估為很有可能改過自新。

Cao正在對陪審團的裁決提出上訴。

(圖:法庭文件、CTV)T03

---------------------------------------------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
點擊以下6大平台 接收加拿大新聞及生活資訊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多市今開放臨時避寒中心 市民可自由入內使用

電單車與私家車相撞 一名男司機重傷送院

【陶傑專欄】捱餓的美國人

華裔醫生開發新工具 讓過敏者更好判別自己的用藥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