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调试信息 - getPostsByCategory:
当前 cat_name: 焦點
传入的 cat_slugs: %e7%84%a6%e9%bb%9e
当前页码: 1
is_lifetime: false
时间条件: 其他欄目 Default - 2023年1月1日后
查询结果:
找到文章数: 8113
最大页数: 812
当前返回文章ID数: 10
文章IDs: 7329742, 7329721, 7329446, 7329431, 7329371, 7329339, 7329318, 7329317, 7329265, 7329220
第1页第一篇文章日期: 2025-11-12
第1页最后一篇文章日期: 2025-11-12

加國前首席大法官因黎智英案 被《環郵》批評:天真、欠判斷力

【星島綜合報道】本周在香港開審的黎智英國安案,不但深受國際關注,其引起的爭議更延伸至加拿大。

加拿大全國性報章《環球郵報》(Globe and Mail)近日先後刊出訪問及社論等文章,就黎智英案反映香港的情況,批抨加國前首席大法官麥嘉琳(Beverley McLachlin),近年多次拒絶辭任香港終審法院非常任法官一職,更形容她「近乎天真」和「對香港缺乏判斷力」。

自2018年起擔任香港終審法院非常任外籍法官的麥嘉琳,上周在《環球郵報》專訪中解釋,她堅持留任是因為相信香港的司法仍然獨立。「在香港,到目前為止,於法例許可的情況下,法庭在協助維護人民權利方面,幹得十分好,跟我們國家的法庭相若。」

她援引今年10月香港終院駁回特區政府就同性戀者可獲遺產繼承權的上訴申請為例,說明香港終審法院仍在發揮監察政府的作用。

事實上,香港終院未有駁回該案的上訴,高院上訴庭在10月駁回上訴後,特區政府將案上訴至終審法院,而後者尚未正式處理。

《環郵》周一發表題為《麥嘉琳對香港異乎尋常地缺乏判斷力》(Beverley McLachlin's strange lack of judgment on Hong Kong)的社論,指麥嘉琳無疑是相信自己正在幫助維護法治的某些要素,但這個觀點是基於一種錯誤及近乎天真的信念,即司法體制中尚未直接被北京沾手的部分,能以某種形式與腐敗的整體分開。

社論引用例子稱,黎智英就申請聘用英國御用大律師歐文(Tim Owen)獲判勝訴,律政司不服上訴,被終審法院駁回,但北京最終無視終院的裁決,並改寫香港法律(人大釋法),追溯性地禁止其聘用海外律師;而麥嘉琳將這樣的司法體制,形容為「跟我們法院的運作方式差不多」。

麥嘉琳去年6月在CBC的訪問中曾稱,如果法院的裁決​​不受維護,她就會辭任。

《環郵》社論指,麥嘉琳是享譽國際的大法官,她的留任有利港府說好當地司法體制沒有多大變化的故事,這種虛構故事成為了北京的宣傳材料,以及用以對付諸如黎智英等異見人士。

社論認為,一些海外法官已辭任終審法院的職務,但麥嘉琳未有效法,更沒有藉約滿的時機悄悄離任,反而在2021年續了三年任期。

麥嘉琳在2021年接受加拿大《國家郵報》(National Post)訪問時解釋其續任決定,是為了守護香港民主的「最後堡壘」,並相信自己作為海外法官,仍有機會審理國安法案件。《環球郵報》則指,麥嘉琳沒有資格審理該類案件,因為非常任外籍法官並不審理涉及國安的案件。

《環郵》周二刊出讀者來函,再度談論麥嘉琳事件。來自卡加利的讀者Wei Ding,對麥嘉琳表示支持,認為「她每天坐在席上,為香港人爭取公義。人們在批評她的判斷力之前,應先撫心自問:自己又為香港人做過甚麼?」

現年80歲的麥嘉琳,於1981年4月獲任命爲溫哥華地方法院法官,並於同年9月獲任命爲卑詩最高法院大法官,1988年任首席大法官。她於1989年就任加拿大最高法院法官,於2000年擔任加拿大首席大法官,至2017年退休。

(資料圖片)

V20

---------------------------------------------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
點擊以下6大平台 接收加拿大新聞及生活資訊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29歲司機涉醉駕跑車失控撞燈柱 女乘客當場死亡

【卡尼訪華埠】新城餅家店長稍早被告知總理想來買餅 反問總理幕僚:你詐騙吧?

【佚民專欄】港式美食情意結

鄒至蕙抨擊安省政府新法案 憂削弱租客保障、助長驅趕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