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感到越來越窮 但大型超市卻越賺越多

【星島綜合報道】根據未來工作中心的數據,到 2023 年,加拿大食品雜貨業的利潤可能會超過 60 億元,創下新紀錄,比去年增長 8%。
進步研究機構的新研究發現,食品零售商現在的利潤是疫情大流行前的兩倍多。
經濟學家兼未來工作中心主任史丹佛 (Jim Stanford) 周一向眾議院農業委員會關於穩定食品價格的會議介紹該報告的調查結果。
該報告引述加拿大統計局的數據稱,自 2021 年中期以來,食品和飲料零售業的淨利潤率一直超過總收入的 3%,是 2015 年至 2019 年平均利潤率的兩倍多。
史丹佛在新聞稿中表示,數據顯示零售商利用疫情及其後果來增加利潤。「如果一個行業只是轉嫁更高的費用,那麼它的利潤就不可能翻倍。」
雜貨商 Metro Inc. 總裁兼執行長 Eric La Fleche 也會出席周一會議。
上星期,Loblaw Cos. Ltd.、沃爾瑪加拿大公司和 Empire Co. Ltd. 的高層出席了委員會會議,但他們堅稱沒有趁機賺取貪婪利益。
主要雜貨商一直面臨政府的壓力,要求他們制定有助於穩定加拿大人食品價格的計畫。今年秋天早些時候,政府召集了 5 家最大的雜貨公司的負責人來介紹他們的計劃。
雜貨商面臨著簽署即將完成的雜貨行為準則的壓力,支持者表示這將有助於在供應商和大型零售商之間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
聯邦農業部長麥考利(Lawrence MacAulay)表示,他聯邦工業部長商鵬飛(Francois-Philippe Champagne)以及各省政府代表將開會討論,如果主要雜貨商不簽署該準則,省政府和聯邦政府該如何回應。
Loblaw 董事長 Galen Weston 上星期告訴國會議員,該公司擔心該準則中的某些條款將提高加拿大人的雜貨價格,因為它賦予大型跨國製造商過多的談判權。他表示,雜貨商將簽署該守則,但不會以目前的形式簽署。
沃爾瑪加拿大公司執行長 Gonzalo Gebara 告訴國會議員,該公司「目前無法承諾」遵守該準則。他表示,當前版本包括「造成官僚主義和成本的條款,這些成本最終將不可避免地出現在貨架上。」
加通社資料圖片
v01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