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因素】一樣的產品 為何從美國運來的費用竟比從中國運來貴23倍?

【星島綜合報道】購買一個高壓鍋零件,運費會是多少?皮特曼(Neil Pitman) 發現,若從美國運到他位於魁北克 Sherbrooke 的家中,其運費為 22.99 元,但若從中國來,費用竟不到 1 元,兩者天差地遠。這究竟是為什麼?
經常在網路上購物的皮特曼說:「從中國發貨幾乎不需要任何費用。但我想購買美國或加拿大的產品,可是即便從隔壁省份發貨,價格也貴得多。」
卡加利大學商學院運營和供應鏈管理助理教授杜蘭(Serasu Duran)表示,從中國運送包裹到加拿大的成本約為每公斤5至6元,非常便宜。但根據加拿大郵政的運費,在各省之間寄送 1 公斤的包裹大約需要 24 元,將一公斤包裹從加拿大寄往中國的費用為 28.5 元,具體取決於包裹的尺寸。
其原因可以追溯到 1874 年,一個名為萬國郵政聯盟 (Universal Postal Union) 的國際機構。
瑞士伯爾尼萬國郵政聯盟項目經理斯庫爾 (Paulus Schoorl) 表示,過去從一個國家向另一個國家寄信相當困難,每次郵件跨越邊境,發件人都會產生額外的費用。
代表們於 1874 年在瑞士伯爾尼舉行會議並簽署了《伯爾尼條約》,創建了萬國郵政聯盟。這是一項協議,各國將免費運送其他國家的信件和小包裹。
斯霍爾說:「那時,我們決定所有郵政服務都是全球性的。我們的想法是,一切都會平衡,每個國家都互相幫助。」
100年後,發生了變化,有國家認為這其中有巨大的不平衡。
20 世紀 60 年代,萬國郵政聯盟成員國達成了一項新協議,如果一個國家接收的國際郵件多於發送的國際郵件,則需要支付差額。
當時每公斤國際郵件相當於二分之一金法郎,這是國際組織以前使用的貨幣。但並非所有國家都能負擔得起。
萬國郵政聯盟設立了一項費用,以便富裕國家比發展中經濟體國家支付更多的國際郵件投遞費用。「中心思想是任何公民或企業都應該能夠通過全球郵政網絡將郵件包裹發送到任何目的地。」
當時中國被認為是發展中國家,所以中國的國際郵件費用低於其他國家。幾十年來這一點都沒有改變。
隨著電子商務在 2010 年代起飛,中國發現自己擁有重大競爭優勢,它可以用便宜的價格運送商品到北美。
斯庫爾說,加拿大郵政和美國郵政服務正在運送包裹,但沒有得到很好的補償。
2018 年,美國總統特朗普威脅要讓美國退出萬國郵政聯盟,因此美國和包括加拿大在內的其他國家與萬國郵政聯盟談判達成新協議,但費率仍然存在很大差距。
研究哥本哈根郵政系統的經濟學家切爾皮金 (Mindaugus Cerpikin) 說:「雖然加拿大和其他國家每年可以將費用提高約 16%,但實際上,加拿大等一些國家需要增加 200% 至 400% 才能縮小國內費率與國際費率之間的差距。」
加拿大郵政發言人 Lisa Liu 不願多談國內和國際運費的情況,僅表示:「加拿大郵政根據多種因素確定運費,包括出發地和目的地,同時還考慮人口密度。包裹重量和尺寸、處理、運輸和投遞成本均納入費率因素。」
皮特曼希望支持本地賣家並從北美賣家那裡購買,但運費差距太大,讓他無法接受有合理性。「我更喜歡加拿大和我們的美國供應商,但這確實沒有任何意義。」
v01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