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丹利公園內的血腥廝殺來自何處?攝像頭捕捉寫實動態
【星島綜合報道】幾乎每天晚上六點左右,溫哥華史丹利公園都不可避免地會聽到驚聲尖叫。
公園網球場的運動員會因此抬頭仰望天空,注意力會被樹梢上突然增強的尖叫聲吸引。就像自然紀錄片中的場景一樣,一隻禿鷹俯衝下來,試圖用爪子或喙抓住一隻築巢的小蒼鷺,通常是成功的。
常在公園打球的Scott Jutson說:「這些攻擊通常只持續幾秒鐘,但伴隨著蒼鷺的聲音……尖叫著血腥的廝殺。“蒼鷺齊聲發出的聲音非常史前。 這是一種原始的求生尖叫。」
還有一些首次目睹自然奇觀的民眾會感到震驚,說:「真是太瘋狂了!。」
溫哥華市政府在 3 月份發布的新聞稿中,宣布太平洋大藍鷺 (Pacific great blue heron) 連續第 23 年回歸史丹利公園作為棲息地。當時,統計有 64 隻成年大藍鷺。
史丹利公園生態學會最近的一項調查結果發現有 54 隻小鳥和 15 個鳥蛋。該市甚至建立了一個在線「蒼鷺攝像頭」,人們可以在其中近距離觀察蒼鷺的日常行為,如果幸運,或許可以目睹到自然界搏殺的一幕。
該協會的城市野生動物項目協調員 Nadia Xenakis 說,蒼鷺棲息地在整個史丹利公園至少存在了一個世紀。但因為人類活動增加,讓蒼鷺的生存空間受到擠壓。
據該市稱,自 1980 年代以來,由於棲息地喪失、築巢失敗、人為干擾和老鷹襲擊,大藍鷺的數量穩步下降。
為此該地區有幾個標誌提醒人們避免大聲喧嘩和音樂,不要使用無人機或煙花,並用皮帶拴住狗。標語上說:「讓我們提供空間來尊重公園野生動物。」
一些研究人員認為,蒼鷺會故意在禿鷹附近築巢。
其理論是:老鷹都有領土意識,蒼鷺知道這一點。 因此,蒼鷺接受可能會有 15% 或 20% 的後代會因此被犧牲,但他們知道禿鷹會讓其他老鷹遠離。加拿大環境與氣候變化研究員Ross Vennesland在 2021 年一篇文章中提到:「我們稱之為黑手黨保護費 (mafia-protection racket)。」
住在該地區並製作一部關於史丹利公園的紀錄片的溫哥華社區學院生物講師 Maria Morlin 說:「他們為什麼選擇網球場附近的位置真的是引發很多猜測。我的感覺是,牠們之所以選擇這個地區,是因為一個地區的樹木種類和落葉樹的數量有利於築巢。 ......有些人認為他們選擇它是因為它離人類很近,可以提供一些保護免受捕食者的傷害。」
談到老鷹襲擊,Morlin 說通常發生在早上和晚上。「在這個季節的早期,老鷹會以蒼鷺蛋為目標,這是一種很容易獲得的高蛋白食物來源。而這個季節的晚些時候,老鷹會來抓雛鳥,在這些情況下,蒼鷺可能會進行更多的防禦,尖叫並用喙刺向老鷹。」
許多生態專業攝影師最近天天架著攝影設備捕捉大自然的奧妙,如果你有興趣,不妨停下腳步,也留意美麗的史丹利公園天空。
圖:溫哥華公園局
v01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