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差25载做义工24年 杨子亮助新移民融入

中侨互助会主席杨子亮,过去24年来热心做义工,有曾被他帮助过的刚抵埠新移民,数年后在街上看到他主动上前表示感谢,称当年的帮助让他获益很多,现已找到理想工作且家庭已适应本地生活。杨子亮说,1990年代初自己作为新移民来到温哥华,同样经历了无助徬徨的过程,对此感同身受,这件事让他更加坚定了从事公益事业信心。正如他2017年3月接受卑诗省府颁发好市民奖时发言所说:“通过做义工我们帮助他人,更以此让我们的社区更有力量。”
杨子亮13岁时由香港前去英国读寄宿学校,此后在美国南加州大学获得社会服务及国际关系学士学位。他20多岁时北上移民来温哥华定居,面对在此举目无亲、毫无社会关系的环境,杨子亮感到了挑战,虽然他说流利英语,但大温社区环境与加州有很大不同。
帮助问题青少年
在新环境中安家创业面对的困难,让杨子亮切身体会到新移民的不易,更开始做义工帮助新移民。杨子亮早在1995年就开始做义工,最早的工作是帮助问题青少年,当时很多人对他这样做十分不解,说又不是自己的孩子,为何要在他们身上浪费时间。杨子亮说,这些问题青少年并非天生坏孩子,只是因为父母离异等种种问题,导致处在危险边缘,及时获得帮助就能免于误入歧途。社会问题不能完全靠政府解决,很多时候如中侨这样的非政府机构的义工,会发挥很大作用。
杨子亮奉献了大量个人时间,通过中侨的新移民辅导班,指导新移民如何就业安家及融入社区。杨子亮说:“给我留下较深印象的一件事,是有一天我走在街上,一个男子主动上前与我打招呼并表示感谢。他说几年前刚来加拿大时,在中侨上过我的课,有关交流经验、面试技巧及如何撰写求职简历等,对他帮助很大。他说已经找到理想工作,孩子已入读本地学校,妻子也正在学习英语,一切都已步入正轨。”
欣见受助者获得成功
杨子亮表示,这件事让他感到做义工的重要意义,因此他在接受好市民奖时曾说:“当我们相互联系在一起时,我们就能建立一个更加强大的邻里社区。我对获得好市民奖感到荣幸,但真正的奖励是看到人们获得成功。”
杨子亮说,一个国家及地区移民政策最重要的不是能吸纳多少移民,而是如何能让移民融入本地社区,而他们如果找不到工作,这些都是空谈。比如欧洲特别是德国,近年来接收了很多中东移民,但他们很多人不会说当地语言,难以找到工作,导致难以认同新社区并由此产生社会隔阂。
杨子亮的社会服务不局限于华人社区,他也是大温犹太人联盟(Jewish Federation of Greater Vancouver)、温哥华青少年司法正义委员会(Vancouver Youth Justice Committee),以及非牟利慈善机构“大哥哥”(Big Brothers)、温哥华甘比狮子会等机构成员。
杨子亮拥有温岛公立大学皇家汉梁大学(Royal Roads University)领导及培训硕士学位,现在卑诗理工学院(BCIT)及卑诗司法学院(Justice Institute of BC)任教。
杨子亮的另一身份,是温哥华市警高级警长,服务警队已25年。他表示曾主导调查一宗伪造证件案件,最后法官将被告定罪,而《加拿大刑法》(Canadian Criminal Code)伪造罪的定义,更因此案获得修订(详另文)。



>>>星岛网WhatsApp爆料热线(416)6775679,爆料一经录用,薄酬致意。
>>>立即浏览【移民百答】栏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华侨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买、交通、报税、银行、福利、生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