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调试信息 - getPostsByCategory:
当前 cat_name: 即时经济
传入的 cat_slugs: %e5%8d%b3%e6%99%82%e7%b6%93%e6%bf%9f
当前页码: 1
is_lifetime: false
时间条件: 即时新闻 - 3个月以内
查询结果:
找到文章数: 2261
最大页数: 227
当前返回文章ID数: 10
文章IDs: 7312500, 7312493, 7312298, 7312201, 7312190, 7312183, 7312177, 7312171, 7312148, 7312122
第1页第一篇文章日期: 2025-10-26
第1页最后一篇文章日期: 2025-10-25

内地“疗愈经济”陷入困境 从事企业逾8.6万间 服务良莠不齐现乱象

近年内地“疗愈经济”急速冒起,线上线下涌现各式疗愈服务,从冥想SPA、情绪疗愈综合体,到助眠直播、数字冥想工具,市场呈现百花齐放景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内地现存从事疗愈业务的企业逾8.6万间,上海、河南、江苏位列前三。然而在抑郁风险检出率越来越高的社会背景下,这个本应解决心理健康问题的行业却陷入困境。从天价“能量疗愈”课程,到难以变现的线上服务,行业在信任危机与专业缺失间挣扎求存,分析认为,该产业须经历野蛮生长到规范及多元发展,并取得消费者信任及有疗效成绩,才能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

据《2023年度中国精神心理健康》蓝皮书显示,中国成人抑郁风险检出率达10.6%。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早前发布的报告亦指出,2020年中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高达24.6%,其中重度抑郁占7.4%。北京今年1月开通的12356心理援助热线,截至9月中已接获近9万通来电。庞大的心理健康需求,为疗愈经济提供了发展土壤。有别于传统心理治疗,疗愈服务以中性包装、仪式感强等特点,削弱了社会对心理疾病的标签,甚至成为年轻人乐于展示的社交选择。

尽管市场需求旺盛,从业者可谓“好睇唔好食”。在北京从事绘画疗愈的陈大光表示,行业前景虽被看好,但“大部分从业者难以靠此维生”。经济不景气下,课程收费从数百元骤降至几十元,生存压力巨大。

从冥想SPA、情绪疗愈综合体,到助眠直播、数字冥想工具,市场呈现百花齐放景象。
从冥想SPA、情绪疗愈综合体,到助眠直播、数字冥想工具,市场呈现百花齐放景象。

 

截至今年8月,内地现存从事疗愈业务的企业逾8.6万间。
截至今年8月,内地现存从事疗愈业务的企业逾8.6万间。

 

国内专业的心理治疗师、艺术治疗师等人力资源稀缺,加上高昂的人工成本,共同构成了行业的发展障碍。
国内专业的心理治疗师、艺术治疗师等人力资源稀缺,加上高昂的人工成本,共同构成了行业的发展障碍。

 

尽管欧美和澳洲市场已经相当成熟,但内地消费者仍然不太愿意为一对一心理咨询服务付费。
尽管欧美和澳洲市场已经相当成熟,但内地消费者仍然不太愿意为一对一心理咨询服务付费。

 

据业内部人士透露,约九成的实体疗愈空间难以撑过半年。
据业内部人士透露,约九成的实体疗愈空间难以撑过半年。

 

业界:9成实体店难挨过半年

据业内部人士透露,约九成的实体疗愈空间难以撑过半年。经济学家宋清辉分析,这个说法可能略有夸大,但着实反映行业的高准入门槛和营运难度。“疗愈本质是精神和情绪服务,需要客户对服务者建立深层次信任,这个过程既漫长又脆弱。”他补充说,国内专业的心理治疗师、艺术治疗师等人力资源稀缺,加上高昂的人工成本,共同构成了行业的发展障碍。

线上疗愈领域同样面临诸多挑战。在B站拥有超过30万粉丝的“园气书院”创办人园姐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她在2023年经历家暴、育儿压力和被裁员等多重打击后,通过网络直播分享自我疗愈过程,意外打开了线上疗愈市场。然而她坦言,这个行业“毫无商业逻辑可言”,成功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等多重因素。园姐最近举办的一场为期三天的免费直播公开课,吸引了600人次观看,最终有约10%的观众选择支付7999元人民币参加为期一年的情绪调整课程,这样的报班人数在行业内属于超高水平。

消费观念与欧美有落差

近年来,源自欧美的“coach”(人生教练)服务模式在内地快速兴起。这些教练通过一对一对话,帮助客户处理情绪问题。已取得coach资格两年的北京程序员徐小勇表示,尽管欧美和澳洲市场已经相当成熟,但内地消费者仍然不太愿意为一对一心理咨询服务付费,“导致内地大部分的coach都不赚钱”。这种收费模式与消费观念的落差,成为行业发展的无形障碍。

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各种乱象也随之浮现。由于准入门槛低、监管缺失,市场上出现了大量良莠不齐的服务提供者。社交平台上随处可见的“避雷帖”揭露了诸多问题:有消费者花费3000元参加“能量疗愈”课程后毫无效果;部分机构在收取上万元费用后突然失联;更常见的是夸大宣传,如承诺“一次疗程治愈抑郁”等。

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所谓的“正能量课程”以免费体验为诱饵,吸引身心压力较大的人群,再逐步推销高价课程。有机构的高阶课程收费甚至达到8万至10万元人民币。这些培训通常在封闭环境中进行,禁止录音、录像和记笔记,导师的权威不容置疑,被业内人士直指“与精神诈骗无异”。

经济学家宋清辉指出,国家层面已加强管控,主要从“规范资格”与“打击乱象”双向发力。一方面倚重中国心理学会、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等专业机构及高校,收紧专业认定权;另一方面司法与市场监管部门正严打以“灵修课程”“大师班”为名的变相传销及非法集资活动。他分析,新兴产业需经历野蛮生长、规范确立、多元发展三阶段方能成熟。唯有当消费者能信任“专业”并获得真实疗效,产业才能真正可持续发展。

 

相关文章:内地掀“疗愈经济” 助眠师月薪达3万 惟质素参差 部份仅培训3天

---------------------------------------------

>>>星岛网WhatsApp爆料热线(416)6775679,爆料一经录用,薄酬致意。

>>>立即浏览【移民百答】栏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华侨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买、交通、报税、银行、福利、生育、教育。
点击以下6大平台 接收加拿大新闻及生活资讯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金价急回造就良机 国内外资金大举捞底 摩通上调明年底目标5055美元

贸易谈判破裂加元仍录得微升 市场聚焦央行减息决定

发展商稳健理财 储足弹药 进取出价撑市 李声扬:前几年审慎 才有资源投地

医疗科技成官僚内窥镜 美国有无潜力股?|蓝血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