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星主权基金起诉 蔚来3年前已澄清夸大收入指控 股价曾弹逾半成

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罕有在美国法院对中国电动车企业蔚来(9866)提起证券诉讼,指控其透过关联交易夸大收入,违反证券法。消息拖累蔚来股价昨日一度急跌13.2%,收市仍跌9%,市值蒸发逾133亿元。蔚来回复《星岛》查询时强调,此次诉讼是基于3年前沽空机构灰熊(Grizzly Research)的做空报告,而蔚来已在2022年8月按美国证交会(SEC)要求完成独立调查,并发布结果澄清所有指控。蔚来又表示,GIC选择此时诉讼是其权利,并指此类诉讼在美国市场常见。
蔚来今早曾反弹超过半成,最新报51.5元,升4.5%。
该诉讼8月在纽约南区法院提出,蔚来、首席执行官李斌和前首席财务官冯卫列为被告。报道指,这次起诉是GIC罕见地、首次对在中国境外上市的中国公司采取此类行动。
GIC指控被告就蔚来与其关联公司蔚来电池资产公司(Nio Battery Asset Co.)的关系作出“实质性虚假或误导性陈述”,并未披露有关业务和财务的关键事实。GIC诉讼指,该电池资产公司的财政纪录显示,该公司从蔚来预先购买电池,使蔚来能够立即记录这些销售的全部收入,即使最终用户尚未完全支付电池费用。
诉讼文件认为,此类收入应该逐步确认,而不是一次过全部确认。根据诉讼文件,这些虚假陈述人为地抬高了蔚来的股价,导致GIC蒙受“重大损失”。
对于灰熊2022年发表的沽空报告,当时多间大行包括德意志银行、摩根士丹利、JP摩根及大和资本等,均明确表示不支持灰熊结论。这些机构指出,灰熊对蔚来电池资产管理业务(BaaS)的相关质疑,实属对该商业模式的误读,并存在概念与数据混淆的问题。德意志银行在研究报告中明确表示:“灰熊对蔚来电池资产管理业务的担忧毫无根据,对该商业模式的多个环节存在严重误解。”
大行:沽空报告毫无根据
值得关注的是,今次并非GIC首次对上市公司采取法律行动。作为管理规模逾千亿美元的主权基金,GIC曾多次对上市公司提起诉讼,指控对方导致其遭受投资损失。公开资料显示,近年包括高通、默克、新基医药、晖致、英国石油等多间跨国企业,均曾被GIC起诉。
一位投资机构分析师指出,GIC的法律行为往往具有双重目的,一方面是财务诉求,另一方面也是其风险管理策略的一部分,在市场波动期通过法律手段对冲潜在投资损失。
据《联合早报》报道,截至2025年3月底,GIC的20年年化实际回报率为3.8%,连续两年低于4%,为2020财年以来最低水平。
>>>星岛网WhatsApp爆料热线(416)6775679,爆料一经录用,薄酬致意。
>>>立即浏览【移民百答】栏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华侨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买、交通、报税、银行、福利、生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