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棋盘︱港足掀热潮 “主场经济”有商机
启德体育园今年3月开幕以来,已上演多场大型演唱会和体育赛事,昨晚港足在启德主场馆迎战孟加拉,5万张门票再次售罄,港足战衣亦一件难求,门票更出现黄牛炒价,对长年支持本地波的球迷来说,可谓“超现实”。越来越多“街客”入坑,对港足发展自然是好事,而港队热潮亦带动周边商场、食肆、纪念品店生意,有助推动“主场经济”。
去年《施政报告》提及发展体育产业“主场经济”,充分利用体育园和其他场地主办大型国际赛事,让港队在主场作赛,建立观众群,有利体育产业长远发展。文体旅局局长罗淑佩年初曾言,期望日后球迷群可发展出类似“应援会”的生态,不论港队主场作客均现身支持,刺激出境旅游、运动产品等周边配套盈利。



































业界:排队兼限购有助营造声势炒热气氛
近年港队应援日渐壮大,有死忠球迷跟随港队出征韩国,甚至上场作客孟加拉;同时亦吸纳大批新球迷,买球衣、波飞齐撑港队。昨日所见,启德有运动商店推出各款应援衣物、港铁站有快闪纪念品店,也有食肆推出“着红衫送啤酒”优惠吸客。
港足红色战衣向来难入手,原因之一几年前曾滞销,令供应商策略趋保守,随着港足热度持续上升,每逢返货皆引来球迷抢购,甚至要排队数小时之久。对于为何不能在网上开卖,有业界中人笑言,其实大量印制球衣的难度不大,相信排队兼限购是球衣供应商营造声势的策略,有助炒热气氛。
体育园开幕以来,凡有演唱会和体育盛事,附近商场和食肆生意均上升。在启德有经营餐厅的叙福楼集团主席黄杰龙表示,正摸索不同性质节目带来的商机,无论演唱会或体育赛事,其开散场时间、观众年龄层等因素均会影响生意,因此每次活动均需动态调整,形容是持续学习与摸索的过程。
他以6月港足首次在启德出赛对印度赛事为例,“无预计过会咁热烈”,吸取经验后,各商户已做好准备,把握昨晚人流及商机,加强宣传推广。他指零售馆部分餐厅尝试在活动后延长营业时间,确实能吸引散场观众,带来额外生意。
立法会议员郑泳舜认为,今次港足赛事门票售罄,完全体现“主场经济”概念,证明具吸引力赛事能凝聚大量支持者。他期望“主场经济”模式能延伸至篮球、剑击等其他体育项目,并带动周边产业发展,除门票及球衣外,更可开发应援产品、举办球迷会活动及中场娱乐节目等。
官场中人表示,正在摸索“主场经济”和“应援经济”的发展路向和定位,举例有韩团早前在主场馆开演唱会,每支发光打气棒索价达400元,可见有很大商机;套用在港队,除了球衣和门票,其实限量版产品亦非常有潜力。至于全运会,吉祥物等周边产品销情超出预期,“盲盒”公仔颇受欢迎。
启德体育园昨晚上演“双料娱乐”,除了港足比赛,体艺馆首次举行UTS网球赛,港将黄泽林有份参战,罗淑佩更两边走睇波。近年网球热潮兴起,除四大满贯,ATP大师赛亦越来越受欢迎,上周的上海大师赛便叫好叫座,带动酒店、零售等行业,若然香港有场地和资源多办国际赛事,吸引顶级球星参赛,相信对吸引高消费旅客大有帮助。
>>>星岛网WhatsApp爆料热线(416)6775679,爆料一经录用,薄酬致意。
>>>立即浏览【移民百答】栏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华侨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买、交通、报税、银行、福利、生育、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