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牧师从政变社福界旗手 管浩鸣:议员要有全局观 十年前“养猫论”证预判正确
“完善选举制度”后首届立法会,4年任期快将完结,《星岛》访问多名议员,从不同视角总结任内工作。本届议会新丁人数逾半,表现评价不一,本身是圣公会法政牧师的选委界议员管浩鸣,凭务实作风获认同,更成为社福界“大旗手”。他说议员要有同理心及全局观,而非博眼球,又寄语政府毋须对不同意见如临大敌。
从政坚持“与人为善” 毋须惧怕批评
管浩鸣跻身议会前已有一定知名度,除是宗教界代表,最为人熟悉是协助台湾杀人案疑犯陈同佳。管浩鸣在议会主力跟进社福议题,任内成立“社福界心连心大行动”,并出任社联主席,也有份担任《维护国家安全条例》法案委员会成员,政治能量较一般新人高。
他表示,担任神职人员多年,有处理教会行政事务,而圣公会一向会关心社会政策,所以“转跑道”从政不用从头学起。他指或许身为牧师习惯,议政时会多尝试设身处地思考政府难处,多一点同理心,协助政府解决问题和提出建议,主张“务实议政”、以和为贵,坚持与人为善。
他相信这亦是政府重视其意见的原因——有同理心及全局观,代表社福界发声时,也不会百分百只考虑业界利益,要兼顾政策长远能否持续,“政治人物要博眼球很容易的,但说话应该公道些、讲道理,要有宏观的视野才行。”他直言,现时议会市民一定没那么关注,“市民当然喜欢有火花、有机会‘食花生’,但现在议会倾向理性讨论。”





政府面对不同意见可更放心 毋须如临大敌
行政主导下,议员监察政府力度被指不及以前,管浩鸣认为政府可对批评声音放心一些,不用太紧张:“或许有些官员想法仍是‘旧模式’,言论要滴水不漏,始终以往有少许漏洞,就会被反对派围剿,所以发言要‘游花园’回避重点。但爱国者议会不需要这样,大家不是要你出丑,政府不一定要雄辩滔滔的,听到意见觉得可行就做,做不来便解画。”
管浩鸣又指,从政者要有政治胸怀,“从政一定会有人骂你。有时未必是对错问题,只是大家步伐不一,不用如临大敌。”不过他指,与其对口的劳福局没这方面问题,局长孙玉菡非常愿意和议员沟通,不会绕圈子。
近年香港政治环境剧变,当局对政治议题高度敏感,管浩鸣认为是正常现象,始终修例风波严重破坏政治互信,重建困难,对政府及建制派而言,很多事情仍未完全放下,“唯有寄望时间可冲淡一切。”
十年前“养猫论”正确 中央不需留情面
管浩鸣2015年政改争议期间曾发表“养猫论”,指内地与香港好比主人与猫,家猫要乖,猫主才会给猫更多活动空间,否则会被关在笼中,言论惹来批评。十年之后,管浩鸣认为当日预判正确,“香港与内地有文化差异、有隔膜是事实,大家不至于要完全一样,但起码磨合拉近距离。底线之内,中央什么都可以给你。”
他感叹香港自2014年占中事件后走偏,与国家越走越远,政改遭否决;2019年激进派更大肆宣扬暴力和鼓动分离主义,民主派采取纵容态度,不予阻止甚至配合搞事,直接威胁中央对港管治,“既然都一拍两散,中央自然不需要为你留任何情面。”
记者:林剑
>>>星岛网WhatsApp爆料热线(416)6775679,爆料一经录用,薄酬致意。
>>>立即浏览【移民百答】栏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华侨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买、交通、报税、银行、福利、生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