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消防处长黄镇业临退休难忘汶川地震搜救 救援队争中型认证联国料明年来港评测

曾带领属员参与3次海外救援行动、历年负责不同范畴消防及救援工作的消防处副处长(行动)黄镇业,即将结束31年消防生涯光荣退休,他日前接受《星岛》等多间传媒访问,详谈历年灭火救人的难忘经历,当中提及消防处在装备及技术上精益求精,海外救援经验和能力与日俱增的特区救援队更有望接受联合国国际搜索及救援咨询团的评测,通过后便成为国家第一队中型救援队伍,届时可在海外救援行动中担当更重要甚至是领导的角色,对此深感欣慰:“特区救援队有经验、技术和人才,有信心可以做到这方面的工作。”
记者 杨伟亨 曾志恒 李建人
消防处副处长(行动)黄镇业表示,对于过去31年在消防处工作觉得感恩,并多谢部门提供很多培训机会,令他有机会处理不同范畴的消防工作,包括火警调查、灭火救援、紧急救护服务的管理、防火工作,当中2008年参与四川汶川大地震灾区搜救工作印象深刻。
黄镇业忆述,当时他以领队身份带领第二批共20人的队伍出发,支援第一队在绵竹市汉旺镇的援救工作,其间最危险的一幕发生于一座倒塌楼房,“楼宇好像Pan Cake(班戟、松饼)叠在一起,几名同事深入塌楼内部搜索期间发生较严重的余震”,幸好大家及时走出来。”。此外,灾区不少经历沥沥在目,例如睡觉会找空矿、无瓦遮头的地点,因为发生余震也不怕有物件掉下。





至于2023年土耳其地震和今年3月缅甸地震,黄镇业也有带队参与。他指出,特区救援队在这两次行动一展所长,联同国家救援队展开救援,令队伍的信心大增。
历经多年灭火救人、抗震救灾等工作,黄说感受最深是消防处不断求进,无论在人才、技术、培训、工具等不同方面;至于土耳其和缅甸地震的救援工作,也比汶川地震救援期间有很大改善,当中包括装备、策划部署、同事动员、后勤支援等,这两次地震出动的搜索犬亦是汶川地震救援期间没有的。此外,他指历年来目睹国家救援队的发展,其装备、安排、后勤支援、现场经验等地方均值得特区救援队学习。
本地行动方面,黄说2016年牛头角迷你仓四级大火印象深刻,因为较严重及燃烧时间较长,亦有同事牺牲,“当时我的身份是消防及救护学院副院长,牺牲者是学院同事,心情更加复杂……虽然不开心,亦要执行职务,尽快救熄大火。”
疫情期间,黄说消防员要协助驾驶救护车,以弥补救护员人手不足,“有些人确诊,有些人协助社区隔离设施的行动”,故此善用手头资源做最多事情、给予前线最多支援,是紧急部队尤其管理层需具备的思维。
回顾今昔消防救援工作的变化,黄说近10年因高科技迅速发展,从而引入了陆地和水底机器人、机械狗、又引进无人机进行山岭搜救、火灾、地震和塌楼现场勘察,人工智能(AI)也用于山岭搜救。
黄镇业特别提到,消防处应可于明年上半年邀请到联合国国际搜索及救援咨询团来港,为特区救援队进行评测,若通过可成为国家第一队中型救援队,届时可多些参加联合国搜救组织的训练和会议,也可令同事在专业技术和知识方面得益,更可在海外救援中扮演更重要角色,例如在一些联合指挥部当中担任分区或总指挥,强调特区救援队有足够经验、技术和人才,有信心可胜任有关工作,“现时只欠联合国的一个注册。”
黄镇业感谢消防处给予31年精彩、有意义、很有满足感的消防生活,寄语新一代消防员秉持使命感,“用心做每一件事,自然得到好结果。”
>>>星岛网WhatsApp爆料热线(416)6775679,爆料一经录用,薄酬致意。
>>>立即浏览【移民百答】栏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华侨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买、交通、报税、银行、福利、生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