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诉专员指有暂托服务机构涉“拣客” 社署:已作提醒 相信并非有心刁难

申诉专员公署主动调查发现,为长者及残疾人士照顾者提供的暂托服务,使用率长期偏低,甚至怀疑有“拣客”、设下关卡等情况。社署助理署长(康复及医务社会服务) 吴伟龙今早(10日)在电台节目回应指,欢迎并接纳公署的报告及所有建议,承认过程中有不足之处,署方正积极跟进。
社署:接纳建议 将检讨名额分布
社会福利署助理署长(康复及医务社会服务)吴伟龙表示,他解释,暂托服务属“备用性质”,需求难以预测,但已做到各区均有暂托宿位。他举例指过去香港曾发生台风、大厦停电等突发事故,暂托宿位都起到支援的作用;若暂托宿位长期爆满,则无法起应急作用。
不过,他承认现行计算方式使偶然出现的宿位比预期少,按现时的计算方式,部分宿位可能被低估,社署亦会审视各区暂托宿位的分布及使用情况,并已于今年10月起,重新调配各区的宿位名额,未来会持续进行。




吴伟龙补充,有需要的市民可透过长者或康复服务单位、家庭服务单位申请,或直接致电24小时照顾者支援专线“182 183”,由专线社工即时转介及跟进,并可按需要安排交通津贴或护送服务,以减轻照顾者压力。
相关新闻:申诉公署调查长者残疾人士暂托服务 部分使用率低 陈积志批“拣客”:于心何忍!
入住暂托宿位前毋须额外会面或进行额外体检
针对报告指,有三成七服务单位要求申请人须亲身会面或接受家访评估,才处理申请,为急需服务者带来困难。吴伟龙强调,署方已提醒所有服务单位,必须尽量简化申请程序,加快处理紧急个案。
他指出,服务单位或因混淆暂托及长期住宿的分别,才会提出额外评估要求,相信并非刻意刁难。而署方要求的基本身体检查,主要目的是基本的医学观察,是否有吞咽困难、食物、药物敏感等,其他如验血、验尿并非必要,已禁止单位要求申请人自费进行指定身体检查以外的额外检查。他重申,署方不允许单位在处理申请前,要求与申请人会面或进行家访。
他又提到,暂托服务查询系统提供的资料,包括空缺名额与现实不符,相信是资料未及更新,或沟通有误会所致,暂时未见到有隐瞒或虚报情况。社署近年已开始以“顾客”方式致电各服务单位,查询申请手续及安排,并会进行突击探访,以了解服务单位的实际运作及回应。
魏仕成:空缺不符涉系统时差问题
安老服务协会主席魏仕成在同一节目表示,理解公署报告指出的情况,调查的结果真实,业界会积极面对和改善,但认为是个别情况,部分问题源于误会及制度不足。
他解释,超过9成服务由医务社工转介,进入院舍才接受体检;院舍在接收长者前,确会了解其身体状况,例如有否吞咽困难、有否暴力倾向、是否需要使用约束衣等,但强调入住前会面并非普遍做法,亦很少拒绝长者入住。对于额外体检要求,他认为并非行内普遍要求,推测可能是有职员误将暂托个案,当成一般长期住院个案处理。
他强调,“买位”院舍着重入住率,入住率低有机会扣减宿位,长者在短暂居住后,若感满意,日后转为长期住院的机会大增,此是私营安老院“客源”。
魏仕成指出,服务空缺数字“无得呃”,亦没有可能虚报,因为院舍需要向社署上报实际申请人的资料及数目。至于系统显示有床位但实际未有宿位提供,可能是系统出现“时差”问题,他举例,院舍或已预留床位予三日后由社工转介的长者,故无法即时提供予新的查询者,但系统未能反映此类预留状况。他认为,只要优化社署的电脑系统,便能解决问题。
>>>星岛网WhatsApp爆料热线(416)6775679,爆料一经录用,薄酬致意。
>>>立即浏览【移民百答】栏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华侨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买、交通、报税、银行、福利、生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