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都︱牛潭尾医院无采纳邻近铁路站选址 当局:将设24小时通道连接

提速北都发展是本届政府重点项目。政府今日(6日)宣布,牛潭尾新发展区的环境影响评估报告即日起开放予公众查阅,为期至11月4日。该区占地约130公顷,将定位为科教园区,重点发展北都大学城、兴建综合医教研医院,并预计提供约13,000个住宅单位,以配合新田科技城的创科发展及北都人口增长。
收593份书面意见 普遍支持科教园区定位
政府于2024年11月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公众参与活动,就牛潭尾新发展区的土地用途建议收集意见,共收到593份书面意见,当中29份来自团体或组织,包括大学、商界、环保团体、居民组织和关注团体,其余皆为个人意见。
公众普遍支持将占地约130公顷的牛潭尾新发展区定位为科教园区,并重点建设北都大学城,其中包括设立第三所医学院,以及兴建综合医教研医院。政府已根据所收集到的公众意见,制订了牛潭尾新发展区的建议发展大纲图,并将公众参与报告上载至相关网站供市民查阅。
医院位处牛潭尾站可步行范围
有人建议综合医院选址须移至牛潭尾站附近,缩短由铁路站步行至医院的距离。惟公众参与报告提到,曾考虑其他选址,但由于地盘限制、技术挑战、用家要求和项目时间不配合等因素,最后没有采纳更接近牛潭尾站的选址。不过,报告强调,拟议综合医院将会位于牛潭尾站步行可达的范围内,并已规划两条公众行人通道,连接综合医院与牛潭尾站,其中一条将会24小时开放,经牛潭尾车厂上盖的公众休憩用地和一幅住宅用地直接通往医院。
此外,公众亦可取道牛潭尾站旁边的休憩用地前往医院,政府或于该处设置一条全天候的公众行人通道。同时亦会征询运输署意见,在综合医院附近提供合适的公共交通设施,如巴士或小巴站,方便使用者。
相关新闻:第三间医学院︱田北辰质疑选址偏远 倡邻近铁路站 设“救护专用通道”防塞车




维祥公祠将保留 研究活化再利用
翻阅公众参与报告,有人倡议保留攸潭美村的一些现有建筑物,如维祥公祠、攸潭美村村公所、前攸潭美小学等作文物保育。署方回复指,虽然项目范围内并无法定古蹟,但根据文物影响评估,建议将1887年兴建的维祥公祠及其周边地方划为“休憩用地”,视进一步研究作活化再利用。另外,前攸潭美小学具历史价值,建议在大学城范围内保留小学现有建筑物,让师生对牛潭尾的教育历史有所认识。
土木工程拓展署已根据《环境影响评估条例》、环评程序的技术备忘录及环评研究概要的要求,完成发展牛潭尾新发展区工程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估,并制订了适当的缓解措施,以确保项目符合《环评条例》的规定。市民可透过环境影响评估条例网站浏览环评报告,公众查阅期将由10月6日起至11月4日为止。
牛潭尾新发展区法定城规程序年内展开
牛潭尾新发展区的法定城规程序将于本年稍后时间展开。规划细节、随后的土地平整和基建工程,将会全力配合由政务司司长领导的“大学城筹划及建设组”的工作,该小组负责制订北都大学城的发展策略。目标是让牛潭尾大学城首批土地可于2028年产出,以供上盖发展。公众可透过牛潭尾新发展区的网站,获取项目的最新资讯。
>>>星岛网WhatsApp爆料热线(416)6775679,爆料一经录用,薄酬致意。
>>>立即浏览【移民百答】栏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华侨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买、交通、报税、银行、福利、生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