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环署引入机械大军助清垃圾扫街 机械狗灵活入草丛灭蚊 提升效率纾人手压力

【食环署/机械狗/机器人/灭蚊/垃圾/扫街】科技不但可便利生活,更可促进市政效率。食环署便通过三项创新试验计划,引入机械狗及机器人协助灭蚊、搬垃圾及扫街等繁重工作。食环署助理署长潘炳扬向《星岛》指,通过善用新科技,不但可提升工作效率,更可改善职安健,长远亦能减轻部门人手压力,“尤其是机械狗能轻松适应崎岖的地形,在工人难以到达的地方喷洒杀虫剂或搬垃圾,均是过往无法做到事”。
引入机械狗契机 源自山东省泰山景区经验
国内近年广泛推广采用无人系统及机器人处理民生事务,潘炳扬透露今次引入机械狗的契机,亦正源自山东省泰山景区的经验,“泰山地形复杂,单靠挑夫搬运货物及清走垃圾十分费劲,但用机械狗则可揹着垃圾在山道中轻松穿梭。这也启发了我们去想,香港也有很多地方无车路,要靠人力行斜路和楼梯清走垃圾,能否也可用上机械狗?”






选出8个适合用机械狗运垃圾试点
经初步研究后,署方最后在港选出8个适合用机械狗运垃圾的试点,并花60万港元从内地厂商购入一只“泰山同款机械狗”作测试。当中位于南区鹤咀的垃圾湾,便是因海浪长期将海上垃圾冲到滩上,故须定期派员清理。但潘炳扬指出,该处并无车路直达,唯一可通行的山路亦相对陡峭,工人要搬垃圾上山十分吃力,“想用船运亦因风浪太大,非所有月份船只都可靠岸,故水路亦行不通”。因此署方在去年12月起试行用机械狗运垃圾,成效不俗,“机械狗一次可搬走逾30公斤垃圾,根据出厂规格,最高负重更可达40公斤”。
而针对近期基孔肯尼亚热等蚊媒疾病威胁加深,署方亦同步探索采用机械狗“灭蚊”。潘炳扬解释,以人手进行雾化处理杀灭成蚊时,操作人员需着上全套防护装置和防毒面具,再背上灭蚊剂才能做喷洒工作,负荷较重。他说:“近年虽已引入手推车及机器人进行大型喷洒工作,但机器人只能走平地,难以进入斜坡、崎岖地带或丛林深处。相反机械狗可灵活在复杂地形中穿梭,更可配搭旋云台以多角度喷洒灭蚊剂,加上多镜头侦测可及时避开障碍物,可免误喷到人和其他动物”。他透露,初步已在东区云景台完成一次机械狗灭蚊测试,未来也会在更多合适地点试用。
食环署与机电署合作 引入自动清扫机器人清洁街道
另外,食环署亦与机电工程署合作,引入自动清扫机器人进行街道清洁。潘炳扬指,清扫机器人由本地初创公司引入,附设自动导航及避障系统,更可以粤语“声音导航”,在行人道和海滨区域自动打扫时可用广东话提醒市民避让,“署方早于前年已探讨相关技术,去年初引入机器人,并在今年初于科学园进行首阶段测试,至6月左右更推广至白石角行人路作第二阶段测试”。至于第三阶段测试,他透露拟在启德及2个“范围大、步距多”的行人路段进行测试,“虽然机器人懂得避人,惟因要保持安全距离,如人来人往的闹市一直有人从旁经过,它基本上就动不了”。
针对续航和维护保养,潘炳扬指机械狗每充电3小时,便能工作4小时;若过热更会自动趴下“休息”。他又透露,正研究在更多场景应用机械狗,不排除未来批出外判合约时要求由承办商“出资买狗”,而政府则支付“以机械狗运垃圾服务”的费用,以减少维护等成本。至于清扫机器人每次充满电后,能持续工作8小时,亦懂得自行回充电站充电,“但一般扫地不用那么长时间,会按照默认的工作时间班表和路线作全自动清扫,且懂自行倒垃圾”。
记者 赵克平
>>>星岛网WhatsApp爆料热线(416)6775679,爆料一经录用,薄酬致意。
>>>立即浏览【移民百答】栏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华侨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买、交通、报税、银行、福利、生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