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健通+︱政府12月拟将“跨境健康纪录”扩展至全港市民 明年1月推试点计划

政府于2016年推出全港性电子健康纪录互通系统,让市民可授权公私营医护机构取览,且互通他们的电子健康纪录作医护用途。截至今年8月,已有超过618万人登记医健通,占全港人口超过8成。政府现正积极推动“医健通+”5年发展计划,旨在提升香港的医疗资讯基建水平,为市民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鼓励私营医疗机构加入医健通并上传电子纪录,同时支援市民的跨境医疗需求。
鼓励私营医疗参与 改善病历互通
现时不少私营医护提供者均有使用市场上不同的临床医疗管理系统,而主要的4大系统亦已可对接医健通。但政府表示,私营医护提供者目前使用医健通仍以取览为主,只有少数提供者会存入市民的电子健康纪录。政府现阶段的策略是透过技术协助,以及提供资助和诱因,多管齐下鼓励及协助私营医护提供者存放市民的电子健康纪录至医健通,以便市民查阅、管理及使用于医疗护理流程。
政府表示,将于2025年10月推出下一阶段措施,资助私营医护提供者采用或更新至上述已对接医健通的临床医疗管理系统,以存放市民的电子健康纪录至其医健通户口。政府又指,于2025年1月推出的“医健通电子健康纪录连接资助计划”,会陆续扩展至更多临床医疗管理系统供应商和医疗团体以及其他界别。现时,医健通已连通110间私营医疗服务提供者的电子病历,涉及190万项资料。

截至今年8月,已有超过618万人登记医健通,占全港人口超过8成。

政府现正积极推动“医健通+”五年发展计划。

截至今年8月,共约60,730名医护人员已登记并可取览医健通上的电子健康纪录。

医护提供者按月取览医健通的次数持续上升。

医健通流动应用程式每月登入次数有所上升。
支援市民跨境医疗需求 大湾区试点启动在即
政府计划在2025年12月将“跨境健康纪录”功能由目前限于合资格使用医疗券的长者,扩展至全港市民。另外,政府将于2026年1月推出试点计划,让香港市民可以授权大湾区指定医疗机构,将其高解像度的放射影像及报告直接存入其医健通的“个人资料夹”,让市民可以更便捷和安全地跨境使用电子健康纪录。
---------------------------------------------
>>>星岛网WhatsApp爆料热线(416)6775679,爆料一经录用,薄酬致意。
>>>立即浏览【移民百答】栏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华侨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买、交通、报税、银行、福利、生育、教育。
>>>星岛网WhatsApp爆料热线(416)6775679,爆料一经录用,薄酬致意。
>>>立即浏览【移民百答】栏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华侨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买、交通、报税、银行、福利、生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