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调试信息 - getPostsByCategory:
当前 cat_name: 即时经济
传入的 cat_slugs: %e5%8d%b3%e6%99%82%e7%b6%93%e6%bf%9f
当前页码: 1
is_lifetime: false
时间条件: 即时新闻 - 3个月以内
查询结果:
找到文章数: 2263
最大页数: 227
当前返回文章ID数: 10
文章IDs: 7284158, 7284030, 7280436, 7283717, 7283694, 7283665, 7283567, 7283516, 7283519, 7283522
第1页第一篇文章日期: 2025-09-26
第1页最后一篇文章日期: 2025-09-26

“安静崩溃”成经济寒冬下职场新现象 打工仔4大策略免内耗|吴慧琪

香港正经历经济低潮,企业削减预算和裁员潮持续。据政府统计处数据,2025年2月至4月期间,香港经季节性调整的失业率从3.2%上升至3.4%,约有12.94万人失业,较之前增加约6,600人。就业不足率也从1.1%升至1.3%。在这片阴霾下,一种名为“安静崩溃”(Quiet Cracking)的职场现象正在无声地扩散。

笔者最近遇过不同个案,第一位事主是银行客户服务主任,在团队半数遭裁员后独力苦撑。上司赞赏她的责任感和付出,却无视补充人手的要求。她每天都要加班超过2小时,只感到被上司利用。想转工却遇上就业市场的萎缩,她苦笑自己被骗入了“KK园”,在上班期间会偷偷哭泣。

第二位则是跨国企业的市务部经理,被视为高潜力人才,有望晋升为主管。他刚获得业内奖项,期待得到上司肯定,却遇上公司业务重整。市务部的光芒不再,他知道再努力也不会有回报,工作热情逐渐熄灭,就像失去了灵魂,不再主动提出新构思。

至于第三位事主在公营机构做行政助理28年。机构以削减预算为由,要求她由服务一位上司增加至二位,她为了保住即将到手的退休金,坚持不会离职,上司也似乎看准了这点。她扛起双陪的工作量,身体持续出现毛病,感到委屈但表面却装作无恙。

以上个案是不同行业、岗位及处境,但有着相同心理状态,有别于“安静离职”(Quiet Quitting)是员工主动选择只完成最低要求的工作,“安静崩溃”是员工在持续压力和不安全感下产生的工作疏离感(disengagement)是一种内在心理损耗,有更大的杀伤力。

“安静崩溃”是员工在持续压力和不安全感下产生的工作疏离感,是一种内在心理损耗,有更大的杀伤力。
“安静崩溃”是员工在持续压力和不安全感下产生的工作疏离感,是一种内在心理损耗,有更大的杀伤力。

 

这些员工表面依然履行职责,但已逐渐失去对工作的热情和投入。
这些员工表面依然履行职责,但已逐渐失去对工作的热情和投入。

 

能够有效划分工作与生活界限的员工,会较少出现安静崩溃现象。
能够有效划分工作与生活界限的员工,会较少出现安静崩溃现象。

 

在日常工作中发现并庆祝小的成功,这些微小的成就感能够积累成持续的工作动力。
在日常工作中发现并庆祝小的成功,这些微小的成就感能够积累成持续的工作动力。

 

与志同道合的同事建立互助关系,分享经验和资源,共同面对职场挑战。
与志同道合的同事建立互助关系,分享经验和资源,共同面对职场挑战。

 

表面正常 内里破碎

安静崩溃需要经历长时间的发展,形成员工长期在工作中精力被耗尽的状态,内心逐渐产生工作疏离感和不快乐。这些员工表面依然履行职责,但已逐渐失去对工作的热情和投入。他们长期情绪失落、工作效率下降、创造力减退、不愿意主动、避免创新和承担风险。上班对他们来说是来回地狱又折返人间,心里总想着“我不想上班!”

经济压力与职场文化共同作用

香港竞争力下降、部分企业利用AI取代人手,进一步加剧了员工的就业压力。企业预算削减加重了员工工作量,许多员工面临工作量倍增却遭受薪酬冻结甚至减薪,导致职业前景黯淡。部份管理人只维护着企业的利益,而对员工缺乏支持和认同,甚至向下属开空头支票,换取他们的忠诚和劳动力。这些都是让员工由“安静离职”发展到“安静崩溃”的催化剂。

员工转化策略

遇过不少个案,员工以为自己只是选择安静离职,对抗现实的残酷,却未必知道自己已发展到心理损耗的状态。要避免安静崩溃,以下是给上班族的建议:

1.建立作息边界

能够有效划分工作与生活界限的员工,会较少出现安静崩溃现象。研究显示,休息期间能完全脱离工作的员工,工作效率比持续待机者高28%。不要把工作和情绪带回家,放工前把未完成的项目写在memo纸上,告诉自己这是留待明天再续的清单,带着笑容放工去享受Me time。

2.寻找成就感觉

在日常工作中发现并庆祝小的成功,这些微小的成就感能够积累成持续的工作动力,例如赞赏自己“今天成功协助顾客解决了一件困难”、“终于完成了一份报告”、“我的建议有了回应”,鼓励可以来自自己,不一定要靠他人,可以来一顿晚餐或一杯特饮,以仪式感庆祝这份小成就。

3.持续学习活动

能在学习中成长的人,不仅就业安全感更强,也更容易在工作中找到新鲜感和挑战性。这类人较容易将挑战视为学习机会,专注于过程而非仅仅结果。多参加一些工余的学习活动,包括工作技能、生活兴趣、健康饮食等,对个人思维方式会有帮助,有助从工作以外找到自己的价值。

4.建立支持网络

与志同道合的同事建立互助关系,分享经验和资源,共同面对职场挑战。当发现自己仍长期处于工作不满足、不快乐、受委屈的状态,立即寻求专业的辅导,为自己找一个新想法或一条出路。

“安静崩溃”给予管理者的启示

安静崩溃的员工虽然仍在岗位,但生产力和创造力已大幅下降。这种现象对团队士气和企业文化的伤害,甚至比实际裁员更为深远。它会导致团队凝聚力下降,互相猜忌气氛浓厚,最终影响组织的长期竞争力。所以“安静崩溃”的现象有机会造成企业灾难,不容忽视。以下是给管理人的建议:

1.给予公平待遇

拥有心理安全感的工作环境、透明的沟通机制和公平的待遇制度,能显著降低员工走向安静崩溃的可能性。研究显示,获得主管定期认可的员工,工作投入度高出3.2倍。认可的方法包括:认同努力、公开赞赏、优秀的评核结果、赋予自主权、升职加薪等。

2.建立互信关系

上司与下属的关系质量至关重要。拥有支持性职场关系的员工,即使在工作量增加的情况下,仍能保持较高的工作满意度。上司宜坦诚交待公司变动的动机、交待未来部署、分享个人想法,并勇于承担。多以实际行动代替“得过讲字”;多真诚关心代替“走程序”,便能巩固彼此互信关系。

3.提供成长机会

有研究指出,即使没有晋升空间,企业若能提供发展机会(如新技能培训、跨部门项目),员工走向“Quiet Thriving安静蓬勃”的可能性将提高67%。有效的策略包括:提供学习机会、教学相长的督导以及提升职衔等。

4.重视心理健康

企业需要重新定义成功标准,不仅关注业绩数字,更要重视员工的心理健康。不少企业外聘顾问进行员工问卷/小组研究,了解员工在转变中的需要以便对症下药。另外,也有企业引入雇员支援计划(EAP),为员工提供情绪辅导及身心健康活动,减低员工的职场困扰。

下半年,香港的经济未见好转,削减预算和裁员潮继续。预计将会更多的员工面对工作上的困扰。今天的企业环境不再是简单的雇佣关系,而是需要建立一种共生伙伴关系。只有真正关注员工的心理健康与职业满足感,才能帮助他们从“安静崩溃”走向“安静蓬勃”,在这个充满挑战的时代中共同成长,缔造可持续发展的香港。

 

吴慧琪
基督教家庭服务中心“盈力雇员服务顾问”主管

延伸阅读:

 

从“南京红姐”与Chiikawa到职场管理 为何情绪价值比金钱更能留住人心?

 

期望管理大失败 因爱成恨变仇人 职场顾问建议5大沟通策略“应提供更新鲜红萝卜”

 

全港一成打工仔曾遇性骚扰 专家拆解3大陷阱 改花名、传流口水Emoji也存风险

 

劝压力大同事辞职 藉空缺应征上位 打工仔被斥心机双面人 专家吁学懂5大职场公关策略

 

爆粗全因爆煲?专家吁关注职场精神健康 减服务业前线乱象 4大愤怒管理方法

 

专才见工 HR自爆内部人事冲突 请人变赶客错失人才专家分享4大面试官应有礼仪

 

58岁被斥职场老屎忽 年轻下属批“唔做嘢仲钟意Ban人意见” 职场培训顾问教路 6招摆脱Old Seafood思维

---------------------------------------------

>>>星岛网WhatsApp爆料热线(416)6775679,爆料一经录用,薄酬致意。

>>>立即浏览【移民百答】栏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华侨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买、交通、报税、银行、福利、生育、教育。
点击以下6大平台 接收加拿大新闻及生活资讯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按证公司上半年赚5330万元  按年急增4.9倍

受骗转帐损失索偿框架 金管局今咨询零售行 阮国恒:衡量银行及客户责任

嘉利国际成英伟达供应商 股价曾抽升37% 将交付服务器机壳及机柜组件

地平线机器人折让近6%配股集资63.4亿  拟用于拓展海外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