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调试信息 - getPostsByCategory:
当前 cat_name: 即时港闻
传入的 cat_slugs: %e5%8d%b3%e6%99%82%e6%b8%af%e8%81%9e
当前页码: 1
is_lifetime: false
时间条件: 即时新闻 - 3个月以内
查询结果:
找到文章数: 5579
最大页数: 558
当前返回文章ID数: 10
文章IDs: 7283559, 7283547, 7283550, 7283553, 7283528, 7282252, 7283533, 7283507, 7283492, 7283464
第1页第一篇文章日期: 2025-09-26
第1页最后一篇文章日期: 2025-09-26

每日杂志|收容所超前部署 毛孩平安渡风灾 加固设施调拨物资 集社区力量筑防线

台风“桦加沙”来袭,多区狂风暴雨、塌树水浸。无法自保的猫狗同样面对风雨冲击,多间动物收容所早在风球前作“超前部署”,加固设施、搬笼安置,甚至有市民主动提供暂托空间,让动物提早撤离;亦有义工选择留守,陪伴需要特殊照顾的“毛孩”。飓风过后,各收容所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有小屋被吹倒,也有义工冒雨清理场地,所幸有一班义工与热心市民的协助,让“毛孩”得以安然渡过风暴。

不少收容所提早为毛孩寻找暂托家庭,让牠们安全避难。  受访者提供
不少收容所提早为毛孩寻找暂托家庭,让牠们安全避难。 受访者提供

 

大埔“老有所依动物村”由洪太与丈夫洪家棣创办,专门照顾年老、病弱犬只。2018年9月16日,超强台风“山竹”袭港期间,“动物村”狗场的铁皮屋顶被强风吹飞,洪家棣当时遭杂物击中头部,导致脑出血及多处骨折,需留院4个月,更一度失忆。相隔近7年,再次迎来“风王”,洪太直言记忆犹新,庆幸今次及早应变下,人与狗均能全身而退。

“老有所依动物村”在风暴前成功安置25只病弱老狗,顺利避灾。 受访者提供
“老有所依动物村”在风暴前成功安置25只病弱老狗,顺利避灾。 受访者提供

 

周末起分批接回犬只

洪太称,吸取“山竹”袭港的教训,台风来临前已提早数日部署,透过网上求助,获义工及友人转介,先后为18只狗找到暂托家庭,另有善心市民捐助毛毡等物资,“有个别家庭暂托了2至3只狗,大家都素未谋面,很感恩。”

7年前“山竹”袭港后,“老有所依动物村”创办人洪太因丈夫受伤,独自返回狗场善后。 资料图片
7年前“山竹”袭港后,“老有所依动物村”创办人洪太因丈夫受伤,独自返回狗场善后。 资料图片

 

其余7只狗则由她与丈夫带到教会朋友提供的村屋暂避,她形容该单位是“安全屋”,“单位完全隔音,狗狗睡得安稳,一夜平安。”

风暴过后,她返回狗场视察,发现天花有漏水情况,但损毁算轻微,未来数日需进行清洁与全面消毒,预计本周末起将犬只分批接回。她指,毋忘当日成立“老有所依动物村”的初心,是希望照顾病弱老狗终老,“每次风暴,都希望与犬只共同进退。”

大澳流浪猫暂获收容

照顾年老病弱动物的有心人,还有大澳流浪猫之家的创办人German。她是大澳原居民,自2012年起照顾当地流浪猫。她形容是次台风是“山竹与天鸽2.0”,担心被称“猫岛”的大澳再发生大型水浸事故。她指,虽然流浪猫生命力及适应力强,懂得找安身立命之处,但风暴太强,不敢掉以轻心,故本周初起,与义工巡视各个水浸黑点,并先后捕捉10多只流浪猫,带回猫舍暂时照顾。

台风来临前,“大澳流浪猫之家”义工捕获10多只流浪猫,安排暂避。 受访者提供
台风来临前,“大澳流浪猫之家”义工捕获10多只流浪猫,安排暂避。 受访者提供

 

现时其猫舍收容30多只老弱病猫。她提到,流浪猫不习惯人工饲养,困在笼内显得十分不安及惊慌。昨早当台风远去,她陆续将流浪猫放回原处,让牠们回归大自然,庆幸平安渡过一劫。

昨日,“大澳流浪猫之家”创办人German及义工分批将流浪猫放回大自然。  受访者提供
昨日,“大澳流浪猫之家”创办人German及义工分批将流浪猫放回大自然。 受访者提供

 

收容所“超前部署”,大幅减低了毛孩在风雨中受伤的风险。“香港流浪狗之家”的基地收容逾530只“毛孩”,创办人Angela表示,风暴前已展开每日通渠工作,并于风球悬挂前将所有犬只安排进入室内有盖空间暂避,所幸“毛孩”全部安全。

团队已将场内被风吹落的树枝清理,没有其他设备受影响,她说,暂时不需额外支援,但因机构邻近流水响水塘,属低洼地区,“所以要好小心。”

“香港流浪狗之家”创办人Angela指,场内犬只在风灾中全数平安。 受访者提供
“香港流浪狗之家”创办人Angela指,场内犬只在风灾中全数平安。 受访者提供

 

多间收容所“超前部署”,大幅减低毛孩在风雨中的受伤风险。 受访者提供
多间收容所“超前部署”,大幅减低毛孩在风雨中的受伤风险。 受访者提供

 

位于新界西的“520浪浪加油站”,同样在台风来临前做好多项准备,负责人Bella 指,除了打风前的防风措施,拉帆布,亦尽可能将犬只带进室内,惟部分性情较凶猛的如杜高犬、卡斯罗犬,难以与其他犬只共同安置,只能留在外围,“遮得就遮、盖得就盖,不让牠们淋雨。”由于部分犬只会打架,她需逐一将牠们隔开,“连笼也要抬走,分开在不同区域。”

打风前夕 情绪不稳狂吠叫

Bella说,风暴前后,犬只情绪明显不稳,由前晚开始不断吠叫,“风很大声,尤其前晚到昨早的时间,吓到牠们全部都叫。”她说,幼犬、老犬、伤残、长期病患的犬只,一向在室内居住,但部分因太害怕,在室内外来回奔跑,“跑出外淋雨,又再跑回房内,来来回回。”

“520浪浪加油站”基地外的花园满目疮痍,数间铁丝网小屋被吹倒。 受访者提供
“520浪浪加油站”基地外的花园满目疮痍,数间铁丝网小屋被吹倒。 受访者提供

 

台风期间,“520浪浪加油站”的基地有少许水浸,庆幸已经退水,团队已将基地大致清理。不过,Bella说:“大家都累坏了,淋雨一整天后开始头痛不适。”

另一收容所——“香港拯救猫狗协会”的基地内有近250只待领养“毛孩”,另有约120只猫狗接受助养。协会主席Linda表示,风暴来临前已提前加固设施,在窗户贴上胶纸,并将无法搬入屋内的铁笼,以索带层层锁紧。她提到,场内有一帐篷因损坏无法收起,已被吹倒;有一棵树被吹倒,另一棵摇摇欲坠,需要请消防协助锯除。她续指,虽然场地未出现大面积水浸,但猫舍墙身有渗水情况。

协会前日已补充粮和水,风球期间亦安排猫舍与犬舍各有一名员工留守。Linda说,感谢留守员工及义工的无私付出。

多个家庭响应 小店健身室提供暂托空间

不少市民和商户主动提出提供暂托服务,协助动物收容所将“毛孩”安全撤离,避过风雨。有收容所表示,预计本周末起,将分批接回暂托中的动物,重返熟悉的环境。

台风前,收容逾200只“毛孩”的“阿棍屋”为场内动物寻找暂托,4日内有近60个家庭响应,创办人Ivy与团队及义工则留守中心,照顾有特殊需要的动物。Ivy说,经历一晚与风雨拼搏后,中心暂安全平安,“感恩义工与同事一直在中心守护毛孩。”她指,此次受损情况比预期理想,机件并无大规模损毁,只有部分地方水浸,如羊区与小狗区,所幸场内已备有水泵,及时将积水抽出至马路。

“阿棍屋”义工冒雨将水管放出马路。 受访者提供
“阿棍屋”义工冒雨将水管放出马路。 受访者提供

 

她预计本周末将陆续接回暂托的猫狗,亦可能有个别动物在近两日会先回中心。

是次台风下,多间小店、健身室与宠物酒店自发提出提供暂托空间,让义工临时安置街头流浪猫狗,携手守护动物,在风雨中体现人间有情。

每日杂志组

---------------------------------------------

>>>星岛网WhatsApp爆料热线(416)6775679,爆料一经录用,薄酬致意。

>>>立即浏览【移民百答】栏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华侨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买、交通、报税、银行、福利、生育、教育。
点击以下6大平台 接收加拿大新闻及生活资讯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海关捣破北角私烟贮存库 控烟修例后首宗 检$166万货拘1男

大埔15岁中学女生被捕 涉原子笔划伤男同学手脸 疑冷气温度争执肇祸 

警务处办嘉年华关注动物福利 全港首个“人宠绳索大挑战”挑战默契

李家超率团队打流感针 呼吁市民尽早接种保护自己及家人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