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棋盘|超前部署助“复常” 不发布“极端情况”有两大原因

超强台风“桦加沙”袭港,虽然全港各区出现塌树、水浸,以至酒店玻璃门被海浪冲爆的惊险画面,但香港总算“逃过一劫”,未有造成严重伤亡。“桦加沙”来袭已酝酿近一星期,市民事前做足防御措施,政府高层亦严阵以待,召开应对极端天气委员会提前部署。政府高层昨日再开会讨论善后工作,据知不同政策局及部门之间有仔细协调,包括制订恢复公共交通服务的优先次序,以加快社会“复常”。
消防、路政署先处理主要干道障碍物
天文台事前预计“桦加沙”破坏力堪比“天鸽”及“山竹”,政府如临大敌,由政务司司长陈国基领导的应对极端天气委员会,统筹协调保安局、教育局、运输署、路政署等做好应变。特首李家超亦一直督师,包括视察紧急事故控制中心,了解“龙吸水”等排水机器人的部署安排。据闻,李家超在10号风球凌晨高挂期间,亦与政府团队24小时线上沟通。
有官场中人表示,当局一系列超前部署、在台风期间调拨资源,皆有效降低超强台风的破坏力。他举例,消防处与运输署紧急事故交通协调中心、路政署在风暴期间已开会,提前制订灾后清理路面障碍物的策略,消防处最终亦按计划在各区策略性位置清理路障,成功在短时间内恢复大部分道路交通,加快社区复原,速度比过往明显提升。





不颁“极端情况”原因:市面情况可控、整晚时间善后
据知,当局制订恢复公交服务亦有缓急轻重考虑,例如午夜后有20多个航班抵港,故机场快线须较快恢复。天文台昨改发八号信号后,港铁亦出动工程团队检查露天路段及相关设施,清理塌树,不足半天已全线恢复服务。
“桦加沙”最终未如预期“正面吹袭”香港,据悉政府高层昨日下午开会时,亦曾探讨需否发出“极端情况”,经研判后认为市面情况可控,有信心改发三号风球后,交通、路面等秩序可大致恢复,加上有一晚时间处理塌树、水浸,预计今日天光前已可复常,市民可如常上班,因此毋须颁令“极端情况”。工联会议员邓家彪认为政府做法明智,一来政府有充足时间善后,二来考虑到社会运作逐步恢复正常,不发“极端情况”合理。
相关新闻:台风桦加沙︱台风带儿童追风逐浪 保安局研是否涉疏忽照顾儿童 或立法禁追风
台风桦加沙.多图︱十号风球各区众生相 有市民追风逐浪 风雨中举杯对饮
台风桦加沙 ‧ 多图|各区灾情一览 海洋公园酒店玻璃被冲爆 红磡趸船撞岸、大澳水深及膝
总结今次经验,有政府中人认为,除提前预警让市民有充分时间准备,“龙吸水”等排水机器人发挥作用,一早在低洼地区部署戒备,一旦出现水浸便马上启用,消防人员亦提供协助,一同利用科技处理积水,效率大为提高。
极端天气已成日常,有政圈人士指,经历多次暴雨及台风应对安排,政府超前部署、及时调动已运作得越来越成熟,跨部门协作亦畅顺高效,相信也有助建立市民信心。
聂风
>>>星岛网WhatsApp爆料热线(416)6775679,爆料一经录用,薄酬致意。
>>>立即浏览【移民百答】栏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华侨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买、交通、报税、银行、福利、生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