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达指40%港投资者增现金储蓄 最想财务自由 预期年回报仅7.4%

波动性是2025年投资市场的主轴,富达国际发表的《2025年亚太区投资者调查》显示,大多数香港投资者认同长期投资的重要性,但不少仍采取更审慎态度,其中四成人增加现金储蓄,相对三成人增加投资为多,并有24%投资者减少投资,原因包括持续波动性及信心受损。调查又指,香港及台湾投资者的审慎情绪,相较区内投资者最为明显。
台湾及澳洲人较倾向“捞底”
当被问及面对所持有的投资产品在一天内下跌10%的反应,日本(70%)及香港(69%)投资者倾向维持不变,中国内地(30%)投资者偏向出售投资;相反,台湾(29%)及澳洲(27%)投资者则较倾向“趁低吸纳”。
中港投资者较易锁定回报
若所持有投资产品在一天内上升10%,最多香港投资者选择维持不变(51%),同时亦有四成香港投资者表示会沽出投资,高于亚太区平均水平(31%)。其他地区差异亦十分明显,日本(72%)及新加坡(60%)投资者最倾向继续持有,而中国内地及香港投资者则偏向锁定回报。
获意外之财多用于储蓄及投资
调查亦访问投资者如何分配一笔相当于一年薪金的意外之财。香港投资者平均仅分配18%于消费,其余大约八成则用于储蓄、投资或偿还债务。其中,香港投资者表示会平均分配资金至现金储蓄(35%)及投资(34%),与亚太区整体投资者想法一致。
首重财务自由及退休储蓄
至于香港投资者的首要理财目标为财务自由(61%)及退休储蓄(59%),两者比例均高于亚太区水平,但仅不足四成有信心达成这些目标。同时,澳洲(79%)及中国内地(69%)投资者最有信心,而香港(46%)、台湾(40%)及日本(38%)投资者的信心程度则相对较低。
主要投资年期少于3年
尽管这些目标具长期性特质,但53%香港投资者表示其主要投资年期少于3年。对于长期回报的预期,亚太区投资者平均预期年回报为8.1%,香港投资者的想法则较保守,预期年回报为7.4%。
富达国际香港退休金及个人投资业务总监暨香港地区执行总监陈宇昕表示,香港投资者视财务自由为财务目标的比例,较大部分亚太区投资者比例为高,反映香港投资者的理财知识不俗,但仍未充分发挥长期投资的优势。同时,香港投资者希望年回报为7.4%,但持有过多现金未必能达到预期目标,应在各市场周期持续投资,而非等待最理想时机入市。
有关调查访问了来自中国内地、香港、台湾、新加坡、日本及澳洲逾6,500名个人投资者,探讨他们如何应对动荡市况并部署其财务目标。
>>>星岛网WhatsApp爆料热线(416)6775679,爆料一经录用,薄酬致意。
>>>立即浏览【移民百答】栏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华侨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买、交通、报税、银行、福利、生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