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教官系列│PTU灵活运用专业知识应对挑战 积极研发新科技提升效能

“透过既艰辛又人性化的训练,令加入机动部队的警务人员有能力处理严重暴力事件,处理社区警政的工作亦获得各界认同。”警察机动部队作为警队的的中坚力量,每位俗称“蓝帽子”的人员均需要接受严格训练,包括接受反罪恶巡逻、骚乱处理及国家安全等课程,并且透过团队演练及实战模拟,强化应对公众活动、反恐及大型事故的能力,在最前线肩负守护香港的使命。





负责警察机动部队(PTU)训练项目的警长张嘉豪表示,加入机动部队的警务人员需接受反罪恶巡逻、处理公众骚乱阵式、应对极度暴力人士及武力使用等多项课程,每个训练项目环环紧扣,要求学员灵活运用,透过严格的训练与经验传承,使学员能在关键时刻作出正确应对,挽救生命,“完成警察学院的基础课程后,再于机动部队接受更为进阶的训练,便能成为一名更为全面的警务人员。”
负责行动演练的警长陈浩贤,会为学员设计3项核心演练,分别为防暴、处理公众活动,及反恐及大型事故,这些演习犹如考试,旨在测试学员能否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应对不同情境的挑战。
因应全运会加入相关元素训练
陈Sir续指,训练及行动演练的内容紧贴社会环境,例如近期因应全运会即将举行,于是加入相关元素进行训练,以加强人员的应变意识和概念,确保香港区的赛事顺利进行。他以疏散工作为例:“人员需要懂得应变及处理牵涉大量人群的情况,当然训练不单止针对疏散,亦会加插其他元素和枝节,一旦发生类似情况,便能得心应手地处理事件。”
提到训练的核心元素,两位教官均强调团队精神是PTU的基石,因学员来自不同单位,在数个月的训练时间中,需透过一系列步操及团队训练建立互信和合作,确保小队乃至大队能在防暴、巡逻等任务中无缝协作,上下一心;另外,因应维护国家安全,训练融入国安元素例如“软对抗”、自我激化及“孤狼式袭击”,以测试学员对法例的认知及应对能力。
在教学上,张Sir提倡“Know how to know why”(掌握实际操作或执行所需的专业技能与经验,继而明白有关理论基础和原理),因此除了传递书本上的知识,亦注重经验分享,故此会透过一些互动讨论,务求将从警近30年的经验灌输给刚加入PTU的学员,尤其是过去数次处理大型骚乱的经历。
陈Sir则强调“Role model”(榜样)。他提到某次防暴训练,学员连续两晚在暴雨环境下进行,众人即使面对恶劣环境仍全力以赴,迎难而上,展现了“蓝帽子”的坚韧精神;作为教官的他亦以身作则,与学员一同进行训练,共同进退,“教人之前,自己亦要做得到,这样才能令学员更加信服。”
研发新科技提升执勤效能
另外,为配合警队发展智慧警政,警察机动部队研究及发展组致力研发并应用科技,提升训练及执勤效能,例如去年引入了“混合实境训练系统”,利用感知技术、显示技术、空间映射等科技,使虚拟与真实物件结合,让受训人员能同时与虚拟物体和真实环境互动,在不同的模拟环境中进行训练。
驻守警察机动部队研究及发展组的警长朱俊龙介绍,团队的目标是为警队引入实用科技,早前机动部队引入了“混合实境训练系统”协助训练,透过模拟真实场景进行战术训练、枪械使用,甚至处理各类暴力等情境。
朱俊龙续指,“混合实境训练系统”不仅节省场地及人力资源,更让训练安全高效,例如模拟靶场训练时无需预约大型场地,也不受天气限制,效果事半功倍。系统另一大优势是数据分析,其回放功能可精确记录学员在训练中的动作细节,教官可透过这些数据清晰检视学员表现,以便针对性地提升训练质素,极大提升了训练效能。
朱Sir透露,团队正开发升级版的“混合实境训练系统”,计划加入更多功能,例如模拟枪械后座力等,提升整体训练的沉浸感;部门亦积极回应前线需求,研发轻量化的防刺衣,新款的重量较旧款减轻20%,兼顾了保护性与舒适度,目前正处于试用阶段。
记者 麦键泷
>>>星岛网WhatsApp爆料热线(416)6775679,爆料一经录用,薄酬致意。
>>>立即浏览【移民百答】栏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华侨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买、交通、报税、银行、福利、生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