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护署鼓励市民透过伙伴动物福利机构 领养被遗弃或被放弃饲养的动物

【渔护署/领养/遗弃/动物】不少人以为动物被送到渔护署后,有大部分会被人道毁灭,但其实透过“动物领养计划”,市民可到本地动物福利机构,领养由渔护署送去的流浪动物。有参加计划的猫狗领养慈善协会指,中心有七成的动物是来自渔护署,先由署方进行打针、驱虫等基本治疗,提高毛孩被领养的机会,再送到动物福利机构,供市民领养。
渔护署去年接收3219只动物 579只交予动物福利机构安排领养
本港现时有17间动物福利机构参与了渔护署“动物领养计划”,渔护署会从被人遗弃或无人认领的动物中,挑选性情温驯和健康的动物,送往机构并供市民领养。在2024年,渔护署合共接收到3219只动物,包括1012只狗、465只猫;交予动物福利机构安排领养的动物则有579只,其中犬只和猫只只有483只,不足五成。相比在2023年,渔护署有616只动物交予动物福利机构安排领养,其中犬只和猫只占493只,领养数量稍有下降。






渔护署兽医师(动物管理)关晋乐指出,领养数量的确有进步空间,仍有不少动物是待领养或待送到动物福利机构。现时动物管理中心接收的动物,主要是在街上流浪、被主人弃养及扣留的个案动物,例如是残酷对待动物及非法进口个案。
关晋乐续说,当动物送到中心后,会安排房间、进行身体检查及行为观察,亦要核对报失记录,为提高动物被安排领养的机会,渔护署会进行疾病治疗、行为训练和美容护理,兽医师亦进行健康及性情评估,最后送到动物福利机构供市民领养。他呼吁在养宠物之前要积极考虑领养,有不少乖巧且可爱的动物等待领养,值得一个机会有一个家,成为家庭一份子。
猫狗领养慈善协会: 七成动物是来自渔护署
其中一间参与计划的猫狗领养慈善协会,创办人Jen早于2018年开始,一直接收渔护署送来的流浪动物,希望从不同渠道救援及照顾动物,让更多毛孩有一个家,“我们有七成的动物是来自渔护署,种类应有尽有,由于中心空间不足以照顾动物,加上每只动物需要的生活环境不同,所以我们会将毛孩送到暂养家庭住二至四星期,亦让牠们适应与人相处。”
参与毛孩救援工作17年的Jen指,透过计划在2021年疫情,她接收到一只因为前主人要移民而弃养的唐狗Abigail。三年间,Abigail多次转到不同的暂养家庭,协会亦一直为牠寻找领养家庭,但大多数人因为居住空间不足而不选择大型犬只,令牠一直都找不到主人。
至2024年9月,Abigail幸运地遇上领养人Chi Chi。她说:“今年是我们遇上Abigail一周年,暂养了牠6个星期后,知道牠一直未有家庭愿意领养,我们当下很生气,因为牠是很乖很好的,所以我们就决定领养牠,成为牠的家人。这也是我第一次有自己的宠物,第一眼看见 Abigail就感受到牠对我信任。”
记者何姵妤
>>>星岛网WhatsApp爆料热线(416)6775679,爆料一经录用,薄酬致意。
>>>立即浏览【移民百答】栏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华侨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买、交通、报税、银行、福利、生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