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调试信息 - getPostsByCategory:
当前 cat_name: 好去处
传入的 cat_slugs: %e5%a5%bd%e5%8e%bb%e8%99%95
当前页码: 1
is_lifetime: false
时间条件: 其他栏目 Default - 2023年1月1日后
查询结果:
找到文章数: 2789
最大页数: 279
当前返回文章ID数: 10
文章IDs: 7298644, 7259753, 7297732, 7294515, 7297007, 7296848, 7296818, 7296794, 7293898, 7295997
第1页第一篇文章日期: 2025-10-11
第1页最后一篇文章日期: 2025-10-09

多伦多台湾节8/22周末热闹玩3天 携手葡萄牙感受“海洋的回音”

【星岛综合报道】原“加拿大台湾文化节”于今年6月正式更名为“台湾节”,不仅与原有英文名称“TAIWANfest”呼应,也象征一次重新定位。多伦多台湾节定8月22至24日于湖滨中心举行,以多样化艺文活动展现台湾活力。

自2016年起,台湾节每年选定一个国家展开对话,透过台湾、加拿大与对话国的三方视角,策划具启发性的节目。今年已迈入第十年,对话国家也从亚洲转向欧洲,继荷兰、西班牙后,2025年以葡萄牙为引。节目内容亦从单纯介绍台湾,转向探讨历史、文学、音乐、政策与艺术等多重面向,走向深度文化对话。

台湾节总策划人吴权益表示:“如果到现在我们还在定义什么是‘台湾文化’,可能就落伍了。台湾的价值,是能从数百年多元文化的累积中,与世界产生丰富对话。”

今年的艺术方针以“海洋的回音”为主题,从葡萄牙文化中深植人心的“Saudade”出发,探讨移民在离家后的矛盾情怀。Saudade是葡语中难以直译的词汇,蕴含乡愁、思念与希望,形容苦乐交织的复杂情感。葡萄牙人自大航海时代遍布全球,这种对故土与新生活的双重情感,也在加拿大社会中回荡。2025年台湾节希望透过这样的主题,呈现移民经验中的情感拉扯,并盼能成为建立归属与自信的桥梁,而非流于怀旧的再现。

台湾节邀加拿大民众卷袖参与蓝染工艺体验。

吴权益说:“透过望向他人,我们更清楚了解自己。”他表示,在多元移民组成的加拿大,文化不应该只是展现,而是交流的契机。活动团队邀请华语社区一同参与,重新认识自身文化的多样样貌,并与其他文化展开对话。

多伦多台湾节于8月22至24日于湖滨中心(Harbourfront Centre)登场,免费入场。更多节目详情请点入官方网站查询。以下为各项活动重点:

表演

●拉力台湾:音乐在民主的声场中

自1980年代末期戒严解除以来,音乐不断在街头、造势场合与社会运动现场中被重新定义。拉力台湾是对造势晚会的回应与致敬,从台语、客语、原住民语到华语,多语并存的音乐场域呈现出台湾文化的独特面貌。
台语民谣乐团—农村武装青年
客语庞克乐团—粹垢
太鲁阁族音乐人—一好.屴夯

太鲁阁音乐人一好・屴夯将莅临演出。

客语庞克乐团粹垢。

● 咱台湾查某囝

台裔音乐人正在加拿大崭露头角,来自多伦多的守维 Chynna Lewis 曾为红发艾德配唱;来自温哥华的乐凡 Van Lefan 获得音乐节策展人关注。他们都在幼时随家人移民加拿大,并将这段历程谱写出台裔加拿大人的新页。

来自多伦多的守维。

来自温哥华的乐凡。

● 千里共婵娟

郑宝欣Jacq Teh与芮鲨来自多伦多及台南,因音乐相遇并跨国合作。她们融合嘻哈、爵士和R&B,致敬邓丽君与生命中重要的女性榜样。这场音乐演出,跨越千里,共赏同一轮明月。

展览

● 磁砖带我走

葡萄牙磁砖映入旅人的记忆。日籍建筑学者堀込宪二自世界各地及台湾各处蒐罗磁砖,特别授权展出14组代表性藏品。

● 可以不中华吗?

这场展览探索台湾如何透过棒球这项全民运动,映照全球认同政治,聚焦原住民运动员的故事与“中华台北”标签背后的权力拉扯。

● 失声的年代

回顾台湾与葡萄牙威权统治中鲜少被提及的历史,并与加拿大移民社群的集体经验产生共鸣与对照。

● 蓝色足迹:多元文化的交织

透过蓝染工艺的传承与创新,展现东亚移民在台湾落地生根的文化力量,实践多元共生与永续未来。

讲座

● 声之所系:葡萄牙吉他与台湾月琴

这是一场跨文化的演出与对谈,以葡萄牙的法朵吉他与台湾的月琴为主题。透过音乐,音乐家们回应对乡愁、离散与家的渴望。

● “祖国”是谁的国?从近代初期海洋看台湾历史

中研院兼任研究员翁佳音回溯至近代初期的东亚与台湾历史,探究西方势力与东亚居民的互动日常,并思索“祖国”从何而来。

● 全球客家在地化:从台湾原客关系谈起

罗烈师教授分享其推动“逆写”的研究实践,透过纳入原住民族观点,挑战以汉人为主的历史书写,并开启台湾原客族群对话的可能。

● 磁砖记忆:小磁砖、大历史与台湾故事

堀込宪二教授深入解析磁砖如何反映台湾与世界的连结,从日常设计中揭露移民、殖民与文化交流的故事。

● 转屋下:客家人的餐桌与远行

新生代作家张郅忻以家族记忆与客家料理为引,细腻描绘台湾多元族群的迁徙、性别经验与饮食文化交织出的时代风景。

新生代作家张郅忻将以家族记忆谈客家料理。镜文学桑杉学摄

放映会

● 跳进部落的孩子

纪录编舞家 Bulareyaung Pagarlava 布拉瑞扬回到台东,与在地原住民青年共同创作——在舞动之间重新找回遗失的归属感,重新认识自己。

● 噤声的天光

由文化历史学者林真宇博士主持,透过纪录片与讲座,探讨审查制度、认同政治与中国市场如何持续影响台湾音乐创作的自由度。

工作坊

● 蓝色足迹:蓝染工作坊

从九二一震灾重建出发,水源地文教基金会以蓝染连结土地、文化与社区,邀你卷袖参与蓝染工艺体验!

● “渍”在一起吃

由客家料理人陈慕贞主持的料理说故事工作坊,从客家“醃渍”文化出发,透过亲子食育体验,让孩子与家庭在节气智慧中建立新的食物记忆。

亲子活动&艺术家市集

● 大笼床:客家桌游
透过蒸笼桌游与文化互动,认识客家粄食传统,感受语言、土地与身份的连结与想像,适合各年龄层共学共玩。

● 艺术家市集

与2017年日本策展人再续前缘,今年市集超过十组来自日本的工艺品牌与多位精选在地创作者,作品横跨手工陶艺、木作、布艺与插画。

(图:主办方提供)

V02

---------------------------------------------

>>>星岛网WhatsApp爆料热线(416)6775679,爆料一经录用,薄酬致意。

>>>立即浏览【移民百答】栏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华侨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买、交通、报税、银行、福利、生育、教育。
点击以下6大平台 接收加拿大新闻及生活资讯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安省自摘苹果风气盛 农场一季被偷逾500磅

保守党倡取消双非婴获加籍 区泽光:产子旅游令列治文市民受苦

亚省夫妇任由76岁母躺在便溺中长达数日致死 被判有罪

【已获释】三名加拿大人涉参与加沙救援船队被以军扣留 现已获释返家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