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绘3D图则提升准确度 省人手兼免手绘出错机会 屋宇署冀2029年私人项目全面采用

精准图则可令建筑过程事半功倍。随着时代进步,当代建筑师在绘画建筑图则时,毋须再依赖手绘2D平面图,而是可选择使用“建筑信息模拟”(BIM)技术,通过3D模型进行设计,更可减省建筑阶段的人手工作。屋宇署指,近年积极将BIM技术推广至私人发展项目,包括提供多种免费BIM自动核查工具,冀在2029年达成私营业界全面采用BIM绘图。
BIM技术支援建立3D模型 提升准确度兼储存用料等资料
屋宇署高级屋宇测量师(新界东4)张家礼表示,传统上建筑图则使用2D方式制作,若当中有计算误差,则图纸亦可能出错,要手绘修正工作量甚大。而BIM技术则支援建立虚拟的3D模型,能提升准确度,并且可透过模型参数,同步储存墙壁所用物料、门户尺寸的信息在图则中,有助测量师作进一步分析,“另入则时电脑无法读取二维平面图内的信息,但BIM信息则可自如读取”。





屋宇署: 冀2029年私营界别全面采用BIM 并完成法例修订
屋宇署助理署长(拓展1)茹泽生补充,为推动BIM应用,政府在2018年起已要求顾问公司及承建商,在处理预算达3000万元或以上的工务工程项目时,须透过BIM提交建筑图则。现时虽然无硬性规定私人项目跟从,但为鼓励业界使用,发展局已在2023年发布《采用建筑信息模拟拟备和呈交建筑图则的路线图》,提出由明年起要求有1000个或以上单位的住宅项目,包括私人工程,也要以BIM呈交至少“一般建筑”图则及“上盖结构(构架)”图则,更冀在2029年达成全面在私营界别采用BIM,并完成有关法例修订。
茹泽生又透露,截至今年2月底,屋宇署已收到25个私人项目采用BIM制作及呈交图则。对未来是否全数工程项目都须用上BIM,他指仍在咨询业界意见,或在部分项目作“先行先试”,“业界反映在商业大厦或机构建筑等大型项目,更有动力使用”。茹又提及,BIM软件需定期做软硬件升级,业界要投入一定成本及培训时间,但BIM技术有助在工程后期减少浪费,加快效率。他说:“署方在去年底已完成首轮持份者咨询,普遍意见支持推动BIM方向,亦建议政府提供不同支援,今年第三季计划再次咨询持分者”。
明年首季拟推“楼宇间距规定”评估工具 可在屋宇署网页免费下载
另屋宇署已在2019年制定相关指引,供私人业界在在使用 BIM“拟备图则”时作参考;署方亦开始接受BIM档案,作为核证建筑面积计算的辅助资料。为增加业界使用BIM诱因,屋宇署在2023年9月公布“优化总楼面面积宽免机制”时,亦将采用BIM列为其中一个“特定标准”,符合资格者,可获“环保及适意设施”总楼面面积宽免。署方也同步开发出一系列自动核查工具,包括楼面面积计算、卫生设备及消防安全等用途,方便业界利用BIM制作图则;明年首季亦计划推出“楼宇间距规定”评估工具,全部可在屋宇署网页免费下载。
对本港私人市场工程量近年下滑趋势,会否影响BIM推广,茹泽生认为影响应该不大,因前年的《施政报告》已提出,在去年第二季起邀请房协、市建局和港铁为其住宅项目,呈交BIM模型及图则,因相关机构与私人顾问公司、承建商和发展商亦有合作,可借此累积BIM的实践经验,并推动相关技术的持续发展。
记者 郭颖彤
>>>星岛网WhatsApp爆料热线(416)6775679,爆料一经录用,薄酬致意。
>>>立即浏览【移民百答】栏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华侨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买、交通、报税、银行、福利、生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