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棋盘︱公院收费大改革 增替代选项成关键 议员忧夜间、假日欠选择
公营医疗收费改革方案出炉,急症室明年起加价至400元,另住院、专科门诊、检查等费用亦有调整。医卫局长卢宠茂强调今次是改革,而非简单检讨,原则是“能者共付、轻症共付”。本港公营医疗收费向来偏低、轮候人数过多,改革收费制度是大势所趋,但要真正令非逼切需要病人减少占用公院资源,更关键是能否提供替代选择。
公立医院收费︱市民欠其他医疗选项
局方在记者会明言,现时公营医疗核心问题之一是“多轻症、塞急症”,第四、五类非紧急病人占急症室求诊人次六成,医管局预料加费后,非危急病人一定会减少。不过下一个要考虑的现实问题是:非紧急病人如不向急症室求诊,有何选择?现时急症室轮候时间高峰期向来是长假期,因欠缺其他医疗选项;普通科门诊有提供夜间或公众假期内的服务,但数目有限,非常难预约。
相关新闻:
公立医院收费改革︱急症室加价至400元 明年起生效 全年收费设1万元上限
公立医院收费改革︱料改革后资助率降至94% 医衞局预告2028年及2030年再有两轮改革








议员:无替代选择 忧收费白白增加而无助缩短轮候
至于私营医疗夜诊和假日服务,有熟悉相关政策人士指,这涉及另一现实问题,因不少医生选择私人执业,一大原因是工作时间较稳定,假日可能也有部分医生愿开门,但夜更尤其深夜就非常困难。诱因不足下,主要是私院可能在夜更或假日开放急症服务,但一来费用贵,二来容量有限,肯定满足不到庞大的医疗服务需求。
政府消息人士则解释,运作夜诊成本很高,因未必晚晚有病人,若要求有夜诊,病人也要付出更高成本,并举例指小童发烧,其实有不同方法缓解,若吃成药后也无法退烧,相信家长会有判断是否再作其他医疗选项。
医学会会长郑志文认为,私家医生夜间或假期服务未必不够,可能是宣传不足等问题,现时不少私院、集团式的医生有提供夜诊服务,费用是一般打工仔可负担,但由于病人数目有限,难长期维持,“始终医生都系人,都要休息”。他接触过一些个案,病人在公立和私院之间,最终选择前者,因收费便宜很多,认为市民也可考虑改变就医习惯。
立法会议员管浩鸣支持提高急症室收费,指医生并非机器人,倘每日处理太多病情非严重求诊者,除工作量太大,亦增加处理其他个案时的出错机会。他认为人口严重老化下,超高比例的资助额已是不可持续,长远来说医疗开支会爆煲,“除非政府好好景,否则财赤下一定要收回更多成本。”
他认为在急症室以外,当局应考虑增设更多夜更门诊予长者,特别是安老院舍,因目前若有院友不适,院舍为免“孭飞”,例必召唤白车送长者到急症室,但其实很多时只是气喘等小问题,根本毋须动用急症室资源。
多个政党昨日不约而同要求增加公营夜诊服务,民建联梁熙指应延长至凌晨两点,令市民有更多选择,认为改革后减少急症室被滥用,医管局绝对有空间调拨资源在夜诊。至于私营医疗,他同意出于商业成本,政府难透过行政方法促使他们增加假日和夜诊服务,期望先从普通科门诊做起。
选委界陈凯欣指,今次改革幅度大,但政府未解答市民如不前往急症室,夜间或假日可到哪𥚃求医。以43万人口的深水埗区为例,该区只有一间普通科门诊开至晚上10时,深宵时间无服务;唯一私院宝血医院门诊服务亦只开到10时,并需提前预约。她指市民如有临时医疗需要,除非跨区,否则只能到明爱医院急症室,担心若无充分替代选择,最终市民负担增加,轮候人数却没减少。
聂风
>>>星岛网WhatsApp爆料热线(416)6775679,爆料一经录用,薄酬致意。
>>>立即浏览【移民百答】栏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华侨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买、交通、报税、银行、福利、生育、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