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调试信息 - getPostsByCategory:
当前 cat_name: 焦点
传入的 cat_slugs: %e7%84%a6%e9%bb%9e
当前页码: 1
is_lifetime: false
时间条件: 其他栏目 Default - 2023年1月1日后
查询结果:
找到文章数: 7884
最大页数: 789
当前返回文章ID数: 10
文章IDs: 7312628, 7312535, 7312334, 7312226, 7312115, 7312188, 7312122, 7312097, 7312044, 7312040
第1页第一篇文章日期: 2025-10-26
第1页最后一篇文章日期: 2025-10-25

全球首间英语二战亚太和平纪念馆坐落多伦多 记录二千加军香港保卫战 日军侵华暴行历历在目

【星岛专讯】位于多伦多华人社区Scarborough一隅,一座不起眼、简约设计的灰白建筑,原来是刚成立的“亚太和平纪念馆”(WongAvery Asia Pacific Peace Museum),专门介绍二次大战时期亚洲战区情况,亦是全球首间用英语介绍相关历史的博物馆。据悉,团队花逾6年时间,搜集二战时亚洲战区一手资料,包括与生还的慰安妇、战俘对谈,深入研究当时情况。

“亚太和平纪念馆”于今年6月成立。(何逸蓓摄)

博物馆展示二战时,日本军国主义抬头,向当地童兵灌输爱国思想。(何逸蓓摄)

上周六(8日),位于1775 Lawerence Avenue East的“亚太和平纪念馆”开幕。展馆分为两层,首层展览介绍二战时期亚洲战区的“前因后果”,即包括中日韩等地在二战前夕的历史序线、日本在二战时军国与殖民主义抬头,及当时慰安妇、战俘和使用生化武器等情况。二楼则是战后反思,包括守护“记忆”与“和平”。

多名加拿大政界人士出席亚太和平博物馆开幕礼。(何逸蓓摄)

前多伦多市长庄德利(John Tory)出席亚太和平博物馆开幕礼。(何逸蓓摄)

近二千名加军抵香港抗日

然而,博物馆其中一个亮点,是一手资料的展示,如在“日本军国主义和殖民主义抬头”的展品中,展示了数张罕有公开展示的日本儿童兵照片、“六双战大清日”棋盘(透过棋盘教导日本儿童,如何入侵战胜中国)等;另有散落不同地区的慰安妇故事,包括其中一件白色手帕展品,绣上来自荷兰籍慰安妇Jan Ruff-O’Herne与另外6名慰安妇名字,当时她们被囚禁于爪哇。

负责设计的刘美玲以“清明上河图”画卷,展示二战时亚洲战区的战线。(何逸蓓摄)

博物馆设历史序线,描述中日韩等地在二战前发生的历史事件。(何逸蓓摄)

博物馆展示罕有公开的二战时日本儿童兵参战情况。(何逸蓓摄)

1916年,日本儿童兵被训练用枪。(何逸蓓摄)

博物馆展示罕见的“六双战大清日”棋盘,当时用以教导日本儿童“战胜”中国的策略。(何逸蓓摄)

博物馆其中一个板块,贴满二战时亚洲战区大屠杀生还者的照片。(何逸蓓摄)

展览引导参观者思考战争违反人道的行为。(何逸蓓摄)

展览用3D打印技术制作生化武器。(何逸蓓摄)

导赏员介绍二战时用生化实验情况。(何逸蓓摄)

走在展览另一端,亦展示亚洲战区,包括南京大屠杀,新加坡和马来亚肃清大屠杀历史,以及敍述加拿大士兵参与香港抗日战争情况。当时1941年,加拿大政府按照英殖政府要求,派遣两队加军,即来自魁北克省和温尼伯共1,975名军人,抵埗香港抗日。在三年零八个月的战争中,有290名加国军人阵亡,余下者被囚于战俘营,遭受虐待。

博物馆介绍加军于1941年参与香港抗日战争。(何逸蓓摄)

1941年日军占领香港后,日军发行军票,迫使香港人兑换使用。(何逸蓓摄)

博物馆介绍二战时,在加华裔由遭歧视,到因参与加国战事,而获当地人刮目相看的历史。(何逸蓓摄)

博物馆展示罕有不公开的战事法庭审判文件。(何逸蓓摄)

 

与此同时,日本的侵占,亦令当时在加日裔人士,遭受歧视;而原本遭加拿大当地人白眼的华裔人士,则因华人参与加拿大战争的支援,获当地人刮目相看。

团队花逾6年筹备

该博物馆筹建团队主席兼颐康中心创办人王裕佳表示,由构思、研究到筹备成立,团队花逾6年时间。说到理念,他自言,自己是一名医生,但在美国读医时,眼见当地纪念犹太人遭屠杀的历史广为人知,而二战时亚洲地区死伤枕藉的情况却不为人知,“畀咗我一个好强嘅唔公平嘅感觉”。

如是者,他积极推广二战时亚洲战区历史,包括与加拿大教育部门交涉,要求把亚洲战区情况纳入加拿大世界史教学课程中;又举办游学团,带领加拿大教师走访曾经历二战的亚洲地区。

王裕佳表示,团队花逾6年时间筹备亚太和平博物馆。(何逸蓓摄)

然而,筹建博物馆过程中,王裕佳表示,最初像“老鼠拉龟”,因为作为世上唯一用英文介绍二战亚洲地区的博物馆,并没有“蓝本”可作为参考,而团队亦想尽办法搜寻一手资料,并反复查证。

另一难处,他指是构思如何以“和平”手法,演绎残暴历史,令学生“唔会惊”,但又认识到战争的可怕,“我哋唔Point Finger(指责)”,“但要Point Finger at(指出)人性嘅自私、贪婪、野心”。

博物馆展览介绍四个散落不同地区的“慰安妇”故事。(何逸蓓摄)

有导赏员介绍散落不同地区的“慰安妇”故事。(何逸蓓摄)

有导赏员介绍散落不同地区的“慰安妇”故事。(何逸蓓摄)

慰安妇少女铜像复制品,原设计于2011年诞生。(何逸蓓摄)

与幸存慰安妇、战俘交流

同为博物馆筹建团队成员、亚太和平教育中心行政总监刘美玲表示,对于二战时亚洲战区的关注,是源于阅读了华裔作家张纯如关于“南京大屠杀”的著作,有着深刻体会,令她认为有责任“说出真相”。其时,作为香港移民的她,小时候在香港读书,未有对“公义”、“和平”等作反思,让她想在往后历史教育延续。

刘美玲为探查真相,曾与幸存慰安妇、战俘和受难者等对话。(何逸蓓摄)

为了探查历史真相,过去逾6年光景,她除了四处出游,搜集原材料、一手资料,了解史况以外,亦与幸存慰安妇、战俘与受难者等交流。过去反复接触、翻译战时暴行文件的字句,亦令她不时“发恶梦”。她认为,今次展览最大困难,是把涩深复杂的历史深入浅出,让年轻人能容易吸收,反思“战争”与“和平”的主题。

然而,博物馆会于未来半年内,增设电子馆展览。王裕佳希望有更多学生参与,甚至目标为一日两场学生参观环节,设有小组讨论、邀请历史学家等演讲。博物馆会于下月2日起开放,成人票价为15元,学生与教师则为免费入场,而长者可享优惠进场。

博物馆以板块展示不同层面战后工作,包括政府、法庭和民间等,引导参观者反思。(何逸蓓摄)

其中一个战后历史展板,受难人海中,故意点上“一滴血”,以说明千萭人受难只有少数人遭审判的讽刺。(何逸蓓摄)

特约记者︰何逸蓓

图片︰何逸蓓、亚太和平博物馆

---------------------------------------------

>>>星岛网WhatsApp爆料热线(416)6775679,爆料一经录用,薄酬致意。

>>>立即浏览【移民百答】栏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华侨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买、交通、报税、银行、福利、生育、教育。
点击以下6大平台 接收加拿大新闻及生活资讯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福特称将暂停反关税广告 惟世界大赛期间仍会播放

多市湖滨区运输货车撞SUV 一名男司机重伤送院

北约克警员开枪 一男子中枪被捕再送院

加拿大工会及商界回应特朗普突加税 斥其“脆弱、自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