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智库剖析香港自治受损 进言华府软硬兼施 保护留下来的人
【星岛综合报道】美国最重要的智库组织之一发表报告,评估近年香港情况,确认当地的自治已近乎全面受到侵蚀,建议美国政府可从采取惩罚性手段、取消优惠政策及保持策略性接触三大方向作考虑,重构未来对港政策。
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昨(7日)发表题为《2020年以来香港自治受到的侵蚀:对美国的启示》(The Erosion of Hong Kong's Autonomy since 2020: Implications for the United States)的报告,详细分析香港最近四年来的变化,包括介绍2020年“港区国安法”及2024年“23条”的具体内容,阐述香港在法治、司法独立、政治自主权、公民社会、新闻、学术及宗教自由,以至经济和营商环境,均受到侵害或限制。
报告建议美国在制定对港政策时可考虑三大选项:
第一为惩罚性措施,包括制裁香港及中国内地官员,甚至关闭香港驻美经贸办事处;报告认为这项措施可能把受制裁的官员推向更亲北京的立场,引致损害香港经济的风险。
第二为取消给予香港的优惠政策和地位,在贸易、投资、旅游及执法等层面的双边关系,将香港视同与中国其他内地城市没有分别;但此举会损害香港仅余的自治,而且香港经济受打击对中国只会造成轻微损害。
第三是保持策略性接触,致力与香港各界维持沟通,即使不能为香港挽回自治,也要尽量保留香港在中国治下的独特性,使其成为中国一个相对开放的示范城市。报告指借此可顾及留下来的香港人,支持他们应该享有的自由,而美方在有需要时仍应施加惩罚性措施和提出批评。报告认为,最适当的策略是聚焦于加强美、港两地之间的互动和沟通。
报告引用香港统计处数据指,美国公司在香港设立地区总办事处的数目近年急遽下降,已被中国超越,扭转了过去最少30年来的走势。
报告亦提到人口流动情况,确认西方国家侨民有离开香港的趋势,美国驻港总领事于去年初估计,有1.5万名美国公民于此前两年内离港,约占在港美国人总数约20%。
报告指近年已很少人从西方国家移居香港,取而代之的是大量新移民由中国内地流入,影响所及,普通话变得越来越普遍,而粤语则不如以往般通用。
报告转载了香港统计处的图表,显示近两年香港的人口流动,由净流出转为净流入。在2023年,净流入达26.8万人,大部分来自中国内地,其中单是“单程证”就有7.1万人。尽管如此,去年底一项调查反映,最少有三分一香港居民表示有兴趣移居海外。
图:Getty Images
>>>星岛网WhatsApp爆料热线(416)6775679,爆料一经录用,薄酬致意。
>>>立即浏览【移民百答】栏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华侨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买、交通、报税、银行、福利、生育、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