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调试信息 - getPostsByCategory:
当前 cat_name: 焦点
传入的 cat_slugs: %e7%84%a6%e9%bb%9e
当前页码: 1
is_lifetime: false
时间条件: 其他栏目 Default - 2023年1月1日后
查询结果:
找到文章数: 7935
最大页数: 794
当前返回文章ID数: 10
文章IDs: 7317163, 7317109, 7317048, 7317049, 7316968, 7316934, 7316898, 7316899, 7316848, 7316816
第1页第一篇文章日期: 2025-10-30
第1页最后一篇文章日期: 2025-10-30

加国前首席大法官因黎智英案 被《环邮》批评:天真、欠判断力

【星岛综合报道】本周在香港开审的黎智英国安案,不但深受国际关注,其引起的争议更延伸至加拿大。

加拿大全国性报章《环球邮报》(Globe and Mail)近日先后刊出访问及社论等文章,就黎智英案反映香港的情况,批抨加国前首席大法官麦嘉琳(Beverley McLachlin),近年多次拒绝辞任香港终审法院非常任法官一职,更形容她“近乎天真”和“对香港缺乏判断力”。

自2018年起担任香港终审法院非常任外籍法官的麦嘉琳,上周在《环球邮报》专访中解释,她坚持留任是因为相信香港的司法仍然独立。“在香港,到目前为止,于法例许可的情况下,法庭在协助维护人民权利方面,干得十分好,跟我们国家的法庭相若。”

她援引今年10月香港终院驳回特区政府就同性恋者可获遗产继承权的上诉申请为例,说明香港终审法院仍在发挥监察政府的作用。

事实上,香港终院未有驳回该案的上诉,高院上诉庭在10月驳回上诉后,特区政府将案上诉至终审法院,而后者尚未正式处理。

《环邮》周一发表题为《麦嘉琳对香港异乎寻常地缺乏判断力》(Beverley McLachlin's strange lack of judgment on Hong Kong)的社论,指麦嘉琳无疑是相信自己正在帮助维护法治的某些要素,但这个观点是基于一种错误及近乎天真的信念,即司法体制中尚未直接被北京沾手的部分,能以某种形式与腐败的整体分开。

社论引用例子称,黎智英就申请聘用英国御用大律师欧文(Tim Owen)获判胜诉,律政司不服上诉,被终审法院驳回,但北京最终无视终院的裁决,并改写香港法律(人大释法),追溯性地禁止其聘用海外律师;而麦嘉琳将这样的司法体制,形容为“跟我们法院的运作方式差不多”。

麦嘉琳去年6月在CBC的访问中曾称,如果法院的裁决​​不受维护,她就会辞任。

《环邮》社论指,麦嘉琳是享誉国际的大法官,她的留任有利港府说好当地司法体制没有多大变化的故事,这种虚构故事成为了北京的宣传材料,以及用以对付诸如黎智英等异见人士。

社论认为,一些海外法官已辞任终审法院的职务,但麦嘉琳未有效法,更没有藉约满的时机悄悄离任,反而在2021年续了三年任期。

麦嘉琳在2021年接受加拿大《国家邮报》(National Post)访问时解释其续任决定,是为了守护香港民主的“最后堡垒”,并相信自己作为海外法官,仍有机会审理国安法案件。《环球邮报》则指,麦嘉琳没有资格审理该类案件,因为非常任外籍法官并不审理涉及国安的案件。

《环邮》周二刊出读者来函,再度谈论麦嘉琳事件。来自卡加利的读者Wei Ding,对麦嘉琳表示支持,认为“她每天坐在席上,为香港人争取公义。人们在批评她的判断力之前,应先抚心自问:自己又为香港人做过什么?”

现年80岁的麦嘉琳,于1981年4月获任命为温哥华地方法院法官,并于同年9月获任命为卑诗最高法院大法官,1988年任首席大法官。她于1989年就任加拿大最高法院法官,于2000年担任加拿大首席大法官,至2017年退休。

(资料图片)

V20

---------------------------------------------

>>>星岛网WhatsApp爆料热线(416)6775679,爆料一经录用,薄酬致意。

>>>立即浏览【移民百答】栏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华侨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买、交通、报税、银行、福利、生育、教育。
点击以下6大平台 接收加拿大新闻及生活资讯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粤曲相伴美酒香茗佳肴 中华食肆大奖“点心盛宴”成功举行

【纯一专栏】回来以后

呈堂证据高达数千页 拉普拉普日11死案延至1月审理

加中关系按下重启键 卡尼和习近平周五举行会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