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华法百年反思(一)】华裔先侨为加国贡献巨大 但系统性歧视至今仍存在

【星岛记者王弘树报道】今年的加拿大国庆日格外有意义,因为正值“1923排华法案”的黑暗史100周年纪念。华人在加拿大的建设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一百年前的这一天对于加拿大华人来说却是充满悲伤、恐惧和愤怒的日子。
1923年7月1日,加拿大全面实施了排华法案,彻底关闭了来自中国的移民之门。这是加拿大历史上唯一一次因国籍而针对整个族群的移民事件,这个法案对当时的华人社区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排华法案使加拿大的华人遭受到非人待遇,这段长达数十年的黑暗历史,令无数华人家庭被迫分隔重洋,许多华人男性终身未能结婚。根据该法案,所有的华人在加拿大都被要求登记,即使是在加拿大出生的华裔婴儿也无法幸免于被排斥,他们只能使用所谓的“移民卡”(即C.I.45)生活,而这个证件上甚至明确写道:“此证明并不代表持証人在加拿大有合法身份”。这种专门为华人设立的证明文件,使华人在加拿大失去了基本的人权和自由,遭受到前所未有的耻辱。
排华法案的实施给加拿大华人社区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当时的华人被迫生活在一个对他们充满偏见和歧视的陌生国度,无法享受到和其他加拿大公民同等的待遇。

当年发行的C.I.45发行的土生华人证明,证件人为国捐躯的雷氏家族成员Quan Louie。H.Y. Louie Family提供

当年发行的C.I.5人头税纸,华人进入加拿大须缴纳人头税,并领取一张人头税纸,才可入境。博物馆提供
排华法反思
过去数十年来一直关注排华法案历史的全加华人联会全国执行主席蔡宏安,日前联同温哥华中华会馆理事姚崇英接受《星岛网》专访时,分享加拿大华人在历史上对加拿大的贡献,强调实施排华法案的时期是一段黑暗历史,这段历史需要得到重视,不仅是为了铭记过去的伤痛,更是为了防止种族主义继续发生。
蔡宏安指出,加拿大华人在加拿大的历史上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无论是在铁路建设、农业、商业还是其他领域,华人都为加拿大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解释说:“当时加拿大的华人与原住民保持着良好的关系,这两个族裔都被当时的政府歧视压迫,过著与白人没有同等权利艰苦生活。很多从五邑一带的广东移民抵达大温后,华人教会原住民如何耕种,并将广东的水车灌溉技术带到加拿大,原住民则分享手作编织技术,让华人也学多一样技能。”
蔡宏安续指,华人当年受到不平等对待,即使考进大学并顺利毕业,也因为种族身份而不能执业,当中包括医生或律师,但加拿大华人凭著聪明及坚毅的精神,华裔在各个领域中展现了卓越的才华,为加拿大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姚崇英说,尽管华人一百多年前已在本国立足,并为本国的建设作出巨大贡献,但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华裔在加拿大仍遭受种族歧视,很大原因是归咎于现时的系统性歧视,以及司法制度对种族主义不够重视。
华人求同存异最为重要
姚崇英指出,当年许多广东来的华工被“卖猪仔”抵达卑诗省建铁路,选择在卑诗省淘金立足,但当年的英属哥伦比亚殖民地政府及“固兰湖(Granville)”镇政府,即现在的温哥华,对赴加的华人采取不平等对待,“排华法及人头税可以说,这些不平等条例的始发地就是我们现时身处的温哥华及卑诗省。因此,卑诗省的居民应该清楚地了解,排华法案和人头税在某种程度上源于卑诗省。”
对于排华法案100周年的反思,蔡宏安和姚崇英认为现在针对华裔的系统性歧视严重,他们特别强调了司法系统在惩罚种族主义行为上的力度不足,并指出执法部门对这些问题的重视程度不够,以及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的对华言论,将白人至上的思想带到加拿大。
他们举例提到了列治文泼啡案,指出开庭审讯的时间长达两三年。同时,他们指出市面上发生多宗针对华裔的种族歧视事件,但却没有受到严厉的处罚。此外,不少华人在遇到种族歧视选择哑忍,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让更多种族主义者变本加厉。”
在政治层面上,蔡宏安又说,加拿大宪法给予公民自由的权利,大家可以持有不同政见,亦有言论自由,但现在两岸三地的华人却因为政见上存在分歧,自己人打自己人,例如说普通话人士被香港人歧视,香港人内部分颜色政见,台湾问题也分蓝绿阵营,“华人自己都没有团结起来,华人之间内部互相攻击,试问又如何一起去维权呢?团结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必须持有相同的政见或观点,而是在尊重和包容不同意见的基础上,寻求共同的利益和目标。”

蔡宏安(左)与姚崇英(右)合照。星岛记者王弘树摄
>>>星岛网WhatsApp爆料热线(416)6775679,爆料一经录用,薄酬致意。
>>>立即浏览【移民百答】栏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华侨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买、交通、报税、银行、福利、生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