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调试信息 - getPostsByCategory:
当前 cat_name: 焦点
传入的 cat_slugs: %e7%84%a6%e9%bb%9e
当前页码: 1
is_lifetime: false
时间条件: 其他栏目 Default - 2023年1月1日后
查询结果:
找到文章数: 7971
最大页数: 798
当前返回文章ID数: 10
文章IDs: 7319718, 7319662, 7319657, 7319615, 7319603, 7319602, 7319598, 7319578, 7319566, 7319557
第1页第一篇文章日期: 2025-11-02
第1页最后一篇文章日期: 2025-11-02

【分析】侦察气球暴露中国高层问题 习近平对飞艇细节或不知情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导,中国领导人习近平若对飞越美国的中国间谍气球计画不知情,可能代表北京领导层内部缺乏协调;但若他知情,则令人担忧北京对于美国所做的相关决定。

美方发现一颗中国气球1月28日进入美国领空,等到2月4日飞出美国本土时,美军才在大西洋上空将它击落。华府9日对美国国会议员进行简报时说,这颗气球据信属于中国大规模侦察计画的一部分,但习近平可能对于这项任务不知情。

中国至今坚称,这颗气球是民用研究飞艇,受外力偏离航道;并断然否认有更大范围的侦察计画。北京5日发布的声明,似乎将这颗气球与“企业”做连结,而非政府或军方。但在中国,国有企业势力显赫,又有强大的军事工业复合体,使得民间企业与政府军方的界线模糊。

然而,一名美国国务院高层官员表示,美方相信这颗气球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气球舰队,为了侦察任务而开发”,且任务行动“通常是在人民解放军指示下进行”。官员还说,中国已“让这些侦察气球飞越5大洲40多个国家”,此外未提供更多细节。

如果真如华府所言,中国正在进行一项多方合作且隶属军方的侦察计画,且计画当中的气球侵入美国领空,这将引发一个疑问:习近平对于在他掌权下的中国政府从事这项可能具敏感性的任务,知情程度有多少?

分析家认为,其中一种可能性,是习近平知道这项计画,但不知道日常运作细节。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资深访问研究员唐安竹(Drew Thompson)表示,若是这种情况,可能因为习近平对于政权的控制程度而加剧。习近平去年秋天进入空前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连续第3个任期后,巩固对权力的掌控。

唐安竹说:“在习近平统治下中央集权产生的问题,是缺乏对较低层级的授权。”他指出,这代表对于侦察气球这类任务可能有能力进行较密切监督的层级较低官员,或许没有权力这么做,或是没有能力对这类任务的可能冲击做出政治判断。

此外,中国政府上下层官员之间的权力倾轧,也可能让内部沟通更困难。唐安竹表示:“整个中国体制存在着紧张,下层要争取自主权,上层要争取更大的控制权。这是中国治理的一个特色。”

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 of Chicago)政治科学教授杨大利则表示,中国气球事件可能出自一个缺口,因为这类活动受到的管理和监督程度,不像太空或其他飞行任务。

他说,若是这种情况,由于中国各实体单位发射的气球,可能“几乎或完全没有受到来自其他国家的反制,包括美国”,因此“这类发射行动,日益被视为是按天候进行且成本不高的例行公事”。

“如此一来,随着时间过去,这些计画的领导人也变得越来越敢测试新的路径;但从政治风险的角度来看,他们很可能没受到首要关注。”

而如果是另一种可能性,也就是习近平知道,在美国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将要到访北京之际,中国气球被派到美国领空,这就令人对与美国有关的北京决策产生疑虑。

布林肯的访问,原本会是2018年以来美国最高阶外交官员首度访问中国;北京也对此表示欢迎,认为这是缓和双边紧张关系的一步。但若是上述情况,可能意味习近平与他的最高层幕僚低估了气球事件后续影响的可能严重程度,以及危及布林肯访中计画的可能性。

一些中国菁英政治圈观察家仍不相信习近平会对气球派往美国不知情,也怀疑较低阶中国官员会在习近平不知情之下,执行这般可能冲击美中关系的任务。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吴木銮表示:“由于习近平的个性是要有百分百(控制权),我不认为他会允许这样的自主权。”

他说,正当中国最近才解除实施数年的2019冠状病毒疾病清零政策,经济仍摇摇欲坠,民众感到挫折;气球事件转移了中国人的注意力,可能令习近平感到满意。

但吴木銮指出,习近平可能低估了美国国内对于气球事件的反应,而这些反应导致美中对话延后。

---------------------------------------------

>>>星岛网WhatsApp爆料热线(416)6775679,爆料一经录用,薄酬致意。

>>>立即浏览【移民百答】栏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华侨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买、交通、报税、银行、福利、生育、教育。
点击以下6大平台 接收加拿大新闻及生活资讯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周二联邦预算将公布 民调显示国民最希望政府解决这个问题

美媒赞蓝鸟虽败犹荣 誉世界大赛第七场为“史上最经典”

卡尼称与习近平会晤时提及外国干预问题

卡尼称若预算案遭否决已准备迎战大选 强调“这不是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