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加國
2023-11-10 20:22:42

【華埠剪影】一張作品 透視華裔藝術家林蔭庭眼中的華埠

(林蔭庭攝影作品《劉海婷回憶一首青春詩》)

【星島記者陳儀芬報道】溫哥華華埠基金會為支持喜士定西街 58 號(58 W. Hastings)社會房屋及衛生中心項目,周四晚舉行盛大籌款活動,共 7 件國際知名藝術家作品進行競拍,其中一件攝影作品出自知名華裔藝術家林蔭庭(Ken Lum)之手,在熱烈的搶標氣氛下,以 1.6 萬元成交。

林蔭庭出生成長於溫哥華華埠,西門菲沙大學學士、卑詩大學視覺藝術碩士學位,曾在卑詩大學和溫哥華的艾米麗卡爾藝術與設計大學任教,後來遷居美國,陸續在紐約、費城和馬里蘭州等地任教。

他是一個多產藝術家,以繪畫、雕塑、攝影、寫作、教學和策展的概念性和代表性作品而聞名,在國際上獲獎無數,包括久負盛名的 2019 年 Gershon Iskowitz 獎和加拿大勳章。

(左:林蔭庭獲西門菲沙大學榮譽博士,與校監合影。)

人在美國的林蔭庭接受記者採訪時提到他與華埠深刻的淵源。「我在士達孔拿(Strathcona)長大,我父母在華埠洗衣房和餐廳都打工過,溫哥華市中心東區就是我們生活娛樂的地方,我都還記得曾在那裏看電影、逛商店的情景。」

因為看過華埠的興衰,60 多歲的他有著深深的感觸。「我小學的那個年代,溫哥華華人幾乎都集中在華埠,雖然多數華人生活都是貧苦的,但因為大家有著共同的經歷,例如會被歧視、被排擠,因此彼此依存、也彼此奮進,凝塑了獨特的韌性。那是一個很具歷史意義的區域,有著很多耐人尋味的故事。」

這一次他捐贈的攝影作品名為《劉海婷回憶一首青春詩》,恰恰反映了很多華埠人內心的情感。

林蔭庭捕捉到一名年長婦女在士達孔拿社區花園中陷入沉思的情景,或許是在反思她的生活,今時往昔所處的時空差距和轉瞬即逝的本質。除了一段感嘆日升日落的英文文字外,還選配了東漢著名詩人阮籍的著名古詩《詠懷詩》,強調生命的短暫性。

朝陽不再盛,白日忽西幽。
去此若俯仰,如何似九秋。
人生若塵露,天道邈悠悠。
齊景升丘山,涕泗紛交流。
孔聖臨長川,惜逝忽若浮。
去者余不及,來者吾不留。
願登太華山,上與松子游。
漁父知世患,乘流泛輕舟。

21世紀的一個鏡頭,印襯著千年古詩,盡顯人生渺小又偉大。

(林蔭庭的公共藝術作品很多,曾經以「溫哥華特色屋」為主題來創作。)

看到華埠在歷史洪流中的變化起伏,林蔭庭很欣慰看到華埠基金會和許多人默默為這塊土地盡心付出,因此他也樂意盡棉薄之力。他希望這次的慈善義賣,眾人不僅看到他的一個作品,更能因此思考種族、階級和性別等級制度影響中的複雜社會問題。

他認為,在談論華埠重生的議題,不能只想到硬體,而是要有軟體。「不僅是關注建築,而是重視文化與人,是不是有更多年輕人會關注華埠的過去與未來,又能注入他們的新想法?」

(林蔭庭從小展現藝術天分,小學時代就畫出動人的生物動態。)

(林蔭庭的作品:和平源於勇氣(Peace Through Valour),於2016年在多倫多展出。如今國際戰爭不斷時代,此雕塑作品更具深思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