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雋騫-專欄
2024-02-02 11:09:34

【陳雋騫專欄】藝術教育的成功轉捩

這兩星期,大多在討論未來一年舉行的大型盛事。如果這是對外的話,那麼對內呢?
  
先抽一個沙田區來說,上周日我站在沙田公園河畔的露天劇場舞台六小時,是沙田民政事務處及沙田文化藝術推廣委員會主辦,民政事務總署「社區參與計劃撥款」贊助的《祥龍獻瑞.樂韻悠揚》沙田文藝嘉年華暨河畔音樂會。
  
六小時的馬拉松式表演,牽涉十一個表演團體,由中國鼓、獲獎無數的「半肥瘦」無伴奏合唱團、馬頭琴、變臉、印度音樂,到壓軸六十多位樂手的寰宇交響樂團等,演出橫跨四個世紀的中外經典作品,演出的藝術家過百人。主辦謙稱這是音樂會,其實是全球任何社區,都難得一見的音樂節,而我就是負責全程的作品及演出項目介紹,唯有選擇缺席同一時間,油尖旺民政事務處和體育委員會所舉辦的三人籃球賽。
  
完成了這個音樂會的十二小時後,我又再回到沙田大會堂,籌備演出一共四場政府文體旅計劃及康文署的「莘莘入場:學校文化日計劃《移動音樂廳》音樂會」,由二胡名家陳璧沁、大提琴演奏家譚聰、香港鼓王徐協倫與我的鋼琴,演出一連串中西合璧、從傳統到改編的獨特作品。觀眾清一色是本地數千位中小學生,我們邊演出、邊講解,共同目的就是要把音樂廳變成校外一個互動有趣的教室。
  
四天之內,小小的沙田區內,便有十小時的藝術教育在進行,由一眾本地藝術家把修煉多年的技術與才華傾巢分享,啟發青年一代。充分看得出,亦成功能說服:特區政府在藝術教育及推廣方向,已邁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