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雋騫-專欄
2023-05-20 16:03:46

【陳雋騫專欄】人之常情

「陳生,多謝你寫了關於我們,給予我們前線工作的一份肯定!」跟我道謝的,正是前天所寫及的其中一位救生員。再傾談才發現,他兩年前於浸會大學傳理系畢業,卻選擇了拯溺這份專業,當然並非為了極度微薄的人工,而是為了救人這份使命。「可能你會覺得儍,但也是儍勁,是香港很多你意會不到與我並肩做前線的青年,心中那一份熱血!」一面聽著,先緬懷與自己過往年輕時的共鳴,再釋出由心而發的佩服。
  
白色T恤或黃色背心印上一個紅色十字、紅色的短褲配上一對拖鞋,是救生員鮮明的制服。每三年要考核一次,負起了預防意外和拯救生命的職責,卻不能與警察、消防員、急救員、民安隊等相提並論。時薪僅僅高於最低工資,看不到加薪的希望,亦沒有任何晉陞機會。如果受聘於政府,職位名稱是技工和高級技工。
  
「這並不是拯溺人才流失的原因。」吓?「抱著熱血使命是不會在乎這些,亦不在乎救人後會否收到一張感謝卡。」是因為等待,過程沉悶?「香港每天要拯救遇溺人士一點也不少!只是每一次拯救後,都要受盡各方的批評和投訴。」動作咁慢?點會咁樣救?齋坐有錢收,所以反應遲鈍?戴住黑超根本瞓緊覺,所以後知後覺?「你看,這就是人之常情!那股熱血,就是在每一次拯救生命後,逐漸被蠶食。使命初心,難免會漸變成又灰又意冷的心。」
  
愈聽愈慚愧,「所以你上次看見我們自發訓練,保持技術外,亦有助提升士氣!因此我會堅守自己崗位,努力感染和維持行業,尤其是新入行青年的初衷,我傳理系畢業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