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雋騫-專欄
2023-02-01 16:07:28

【陳雋騫專欄】壓力

農曆年假期一直留在香港,是一家人早1個多月時決定的,最渴望的滑雪旅行,便留待暑假再打算。於是大家趁機把活動安排得滿滿,我上周六已主持了1場香港管弦樂團的音樂會,太太便順道在上周末安排大女兒參加了一連兩天的《Nike青少年劍擊錦標賽》。
  
上周六一大清早先驅車送大女兒到比賽場地,才回去大會堂綵排音樂會。只見她異常沉默、不斷摩擦着雙手:「因為我有點緊張。」正常的,爸爸一會兒主持音樂會,也會緊張的。「這感覺很怪。」放心,今天爸爸陪你一起緊張。
  
翌日我沒工作,便全程陪伴她比賽,驅車途中,同樣的緊張:昨天有經驗了,還緊張?「因為今天是打團體賽。」劍擊也有團體比賽?「我們一隊4人,以每5分作單位換人,哪1隊先取得45分便勝出。」有隊友便應該沒那麼緊張?「我是隊中年紀最大、技術較平穩,所以我被教練編排負責開場和守尾門。」
  
明白了,她所說的緊張,其實就是壓力,因為責任重大,掌握着勝負的關鍵。突然兩種截然不同的內疚感湧上心頭:先內疚取消了輕鬆的滑雪之旅,換來一整個周末的內心壓力負擔,繼而再內疚的,是我從沒製造或解釋何謂心理壓力。
  
苦戰了第1場,對方全是高一個頭的男孩,最後守尾門的5分,她只能取得1分。輸了,全隊垂頭喪氣,看見她強忍着淚水、怪責頭髮紮得不好累事:「哭出來吧。」太太說,然後就是數分鐘的淚水發泄。再戰,愈打愈好,最後得了季軍。輕鬆地拿着獎牌:「爸爸笑吓啦,好大壓力咩?」沒去旅行,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