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2023-11-23 12:59:46

【港青在加國169】薛西弗斯

【專欄】以往,人們或許嚮往出國留學或移民,認為國外的生活優越而悠閒,因此當救生艇計劃出籠時,許多人不論政見,都毅然決然離開香港,一方面是出於對香港未來的迷惘和不信任,另一方面為自己博得一個機會,縱然會遇上困難,無論背後的原因是多麼的無可奈何,但那是幸福的,因為這是他們的選擇。

我的一位朋友,和許多寂寂無聞、隻身前來加拿大的朋友一樣,他們在香港經歷了打壓、甚至被起訴,隨時有被盯上的可能,對他們而言,離開是別無他選,誇張點的說法是為了活下去。無論這兒的生活多麼優渥、無憂,內心都是痛苦的。

我的朋友最大的心願,只是和家人在一個公平、法治的社會安穩地生活,不求富裕,但求平安。他曾在香港被捕,雖然現已「踢保」,但依然有被控告的風險,隻身來到十多萬公里外的多倫多獨自生活。其他新移民也會思鄉,但只要忍上一兩年,甚至每年都可以回去看看。但故土於他而言,已然是記憶中的夢幻島,再無辦法回去。

他告訴我,感覺就如薛西弗斯,深知日復日地推着石頭是毫無意義而無望,卻只能不斷重複。卡繆說薛西弗斯是幸福的,他出於對生命的熱愛而從不停竭、直視荒謬。但朋友的堅持純粹不甘心就此沉淪、純粹旁人勸勉他活下去才不負家人、才是對不公的最大反抗。

他卻問我:「當一個人的陰影濃得連在私人社交平台評論時政都會猶豫、甚至不敢作聲,猶如接受了「被欽定的社會性死亡」、放棄基本公民權利,這樣行屍走肉又怎能妄稱為反抗?何不爽快了結徒勞無功的人生?」

我無言以對,只能默默地和他一同盯着遠方,在寂靜中放逐自己到世界之外。

文:葉珮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