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港聞
2019-06-05 09:36:05

【健康Talk】蛋黃油紓緩濕疹非人人啱用 中醫分享兩種提取方法

藝人劉小慧近日分享用「蛋黃油」當藥油,塗在濕疹患處作治療,掀起熱話。不過註冊中醫馬琦傑表提醒熱症人士、急性濕疹及對蛋類敏感人士,均不宜使用蛋黃油,因為製作不當或產生致癌物。

馬琦傑表示,蛋黃油的功效,以中醫來講,可滋補養血,斂瘡生肌;日本醫學文獻都有提及可以幫助心臓問題,外用可治療濕疹。據《本草綱目》記載,雞蛋味甘性平,可除熱灼爛瘡。不過蛋黃油也有使用禁忌,如熱症的人士或急性濕疹或蛋敏感人士均不能使用;而且,自家制的蛋黃油制作過程嚴謹度不及藥級的蛋黃油,不建議2歲以下小朋友使用。

馬琦傑表示蛋黃油主要成分包括卵磷脂,不飽和脂肪酸,維他命A、D、E等,要製作黃金蛋黃油,需長時間用低溫提煉(需花較長時間用熱烘或熱炒方式),因為卵磷脂不能過度加熱,提煉出來的蛋黃油色澤較淺且通透,否則就如烤焦的焦黑色肉類,或含有害物質。他在其facebook專頁「中醫爸B – 馬琦傑醫師」分享,自行在家庭廚房製作方法。1. 烘焗真空法(材料及用具:20隻雞蛋、不銹鋼碗、瓦碗、錫紙)

步驟:
1. 雞蛋烚10分鐘,熄火後焗5分鐘。
2. 雞蛋剝殼後,取出蛋黃,不要蛋白,然後壓碎蛋黃。
3. 把瓦碗反轉,碗底向上,放進不銹鋼碗內。
4. 把壓碎的蛋黃平均分佈在不銹鋼碗內,圍著瓦碗。
5. 用2層錫紙包好,放入焗爐,先用180度焗2小時,然後用200度焗3小時。
6. 焗好後,立刻取出不銹鋼碗,打開錫紙,並移除蛋黃。

利弊:容易在家中處理,但提煉出來的蛋黃油較少,所花的時間也較長。

2. 酒精分離法(材料及用具:20隻雞蛋、99%酒精、直身有蓋玻璃瓶、瓦煲)

步驟:
1. 雞蛋烚10分鐘,熄火後焗5分鐘。
2. 雞蛋剝殼後,取出蛋黃,不要蛋白。
3. 壓碎蛋黃後,用60至80度的慢火炒。
4. 炒至蛋黃由軟粒狀,再變成糊狀。熄火後,仍見到油泡,蛋黃碎也開始變硬。
5. 把炒後的蛋黃碎放入玻璃瓶,倒入酒精,並浸過蛋碎。
6. 蓋好玻璃瓶後,上下搖晃數次,搖晃後靜待30分鐘。
7. 把瓦煲燒熱後,熄火,倒入蛋黃液,但不要蛋渣。
8. 讓酒精漸漸蒸發後,把瓦煲的蛋黃油倒出來;20隻雞蛋,取得約30毫升蛋黃油。
利弊:取得較多蛋黃油,所花時間較少。不過此種製法提煉的蛋黃油只能外用,而且也不適合在家中製作,因為使用99%酒精需具備一定專業知識,並須做好安全措施。

馬琦傑特別提醒自家製蛋黃油不可內服,因雜質太多,無法評估風險。若成人決定服用,需自行承擔風險。瀝青型的蛋黃油,有害物質太多,不建議搽在有傷口的皮膚上,尤其是不建議搽在幼兒皮膚上。

原文刊自《Oh!爸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