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2022-05-26 15:14:05

鼠患指数滞后 有药饵无开封

(星岛日报报道)现时食环署每半年进行一次「鼠患指数」,申诉专员公署昨表示,相关指数不足以反映鼠患实况,容易出现数据滞后。署方更发现,食环署防治鼠患承办商部分人员错误使用鼠饵时,影响有效性。公署曾派员到深水埗、湾仔及元朗视察,发现个别街市及后巷有不同程度的环境衞生问题,促请食环署探讨制订「综合鼠患指数」,并进一步加强对街市商贩和接连后巷的商铺经营者的监察力度。

公署解释,现时的鼠患指数调查是透过在全港五十个监察地点摆放鼠饵的数据计算,二○一六至二○二○年整体鼠患指数只徘徊于百分五,但署方不时接获鼠患投诉,媒体亦时有报道,反映指数未能有效测量老鼠实际数目或出现次数。

报告又指,老鼠繁殖力强,调查以每半年一个周期进行,容易出现数据滞后。公署建议食环署考虑增加频率,并探讨透过改良调查方法以减低指数局限性,例如考虑邀请本地大学及相关学术机构合作,制订包括不同考量因素的「综合鼠患指数」。

防鼠灭鼠方面,鼠饵会用包装袋包好,避免受潮或被冲走;但公署发现有前线人员设置鼠饵时,未有在包装上打孔,以散发香味,亦有承办商误以为老鼠会自行咬开包装,反映有关人员对正确使用有毒鼠饵的理解严重不足。虽然事后食环署已作出纠正,但公署认为有关情况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承办商:老鼠会自行扯开

食环署每年平均收到逾一万宗鼠患投诉,公署曾要求其说明三个主要区域的投诉内容,但食环署只能笼统解说,似乎未能充分掌握投诉趋势。

至于属两大潜在鼠患热点的公众街市和后巷,食环署在去年一月至十一月就向街市租户发出五十一宗口头警告,成效存疑。

公署认为,食环署应密集式突击巡查,对违规者严格执行租约条款,甚至研究引用更多合适的法例执法,促使商贩妥善清理摊档及附近范围。不过食环署职工权益工会主席区邦添表示,如要作出警告或惩处,必须证明是由相关摊档导致,但老鼠会四处走,若然只因有老鼠便采取行动,程序上有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