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2022-01-16 21:02:09

全球供应链危机 解决方案各国有分歧

自疫情暴发以来,全球供应链矛盾进一步暴露,新的危机不断出现。一方面,全球航空业遭到了史无前例的重创,另一方面海运业也不乐观,港口拥堵,缺柜、缺工严重。新浪财经报道,「卡链」「断链」现象进一步在全球蔓延,加拿大皇家银行资本市场(RBC Capital Markets)数字情报策略主管迈克尔.特兰(Michael Tran)认为,在新冠大流行进入第三年之际,美国消费者对商品的无止境需求,可能导致供应链瓶颈「永远」不会缓解,除非美国最繁忙的两个港口的基础设施得到重大改善。
在日前发布的一份报告中,特兰和他的团队的结论是,「从亚洲延伸到(美国)加州的供应链根本无法满足当前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水准」,而这种压倒性的需求「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他们写道:「如果对商品的需求一直居高不下,洛杉矶港和长滩港将永远无法完全清除清理供应链所需的物流障碍,」而且「除非进行重大的基础设施投资,否则供应链将永远无法正常化。」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王孝松则表示,表面上看,疫情造成部分地区工厂无法开工、全球产能不足、运输能力下降及供应链下游库存位于低位,导致供应短缺。从深层次看,「断链」风险是贸易保护主义升温致使国际经贸合作受阻、对产业链造成干扰的后果,此外还受主要工业化国家劳动力短缺制约,疫情只是让问题更加凸显。供应链危机本质上是近年来全球贸易和产业领域问题在疫情背景下的集中爆发。不同国家对供应链优化方案也持不同看法。
王孝松分析,发达国家重建供应链的方向是「延长价值链」和「再工业化」,也就是重新重视制造业,提升自身的制造业生产能力,使自身在全球价值链中能参与的环节更多,从而维护产业安全,同时扭转全球化红利主要被发展中国家获得的现状。但发展中国家希望在保持主体格局不变的情况下,尽量使国际经贸规则对自身有利,并实现在价值链上地位的攀升,因而希望「修复」供应链。未来两种观念的碰撞势必将更加激烈。